[发明专利]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中错误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961.5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哲;杜瑞;张伟功;乔永强;朱晓燕;张永祥;尚媛园;关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09 | 分类号: | H03M13/09;G06F11/1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可重构 高速 串行 总线 错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中错误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体双口存储方式的N-Memory和多通道并行CRC算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链路层的读写请求,将N-Memory中的数据在读写过程中实时进行多通道并行CRC校验,其中所述的读写过程中实时校验方式为:发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对N-Memory发出读请求,读出数据并进行一次缓存,同时实时进行多通道并行CRC校验,将计算出的发送端CRC校验码插入第一通道最后一个字节进行发送;数据接收时,数据链路层对N-Memory发出写请求,根据通道配置情况将数据依次写入N-Memory,同时进行实时的多通道并行CRC校验,将计算出的接收端CRC校验码与发送端的CRC校验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说明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传输无误,若不同则说明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传输有误,丢弃此数据并进行数据重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体双口存储方式的N-Memory根据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实际传输通道数、传输通道的工作时钟和管理模块的内部时钟而确定,其存储体N数量为2、4或8;相应的多通道并行CRC算法选择通道数时基于N-Memory中N的数量,要求两者相等以保证数据链路层在读写过程中能够按照N-Memory数据存储方式进行实时的CRC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Memory中的数据组织分为处理层方向和数据链路层方向,从处理层方向看过去,所述N-Memory是由一个N倍字宽的单体存储器在深度方向扩展N倍的多体存储器及命令头寄存器构成;从数据链路层方向看过去,所述N-Memory是N个单字宽的独体FIFO。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发送端,为了支持CRC计算的一级延迟,所述N-Memory之后设置一级数据缓冲器,利用预读信号进行控制,用于存储CRC计算完成的数据;预读信号对所述N-Memory中的数据进行读取并进行多通道CRC计算,读信号负责读取计算完成的CRC结果并将其传输到通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入2个时钟周期等待多通道并行CRC计算结果;对于命令头操作,当涉及到N-Memory第N通道-1的字节时,读操作插入2个周期时钟进行等待;对于长包数据主体部分的操作,当涉及到第N通道1024/N-1的字节时,插入2个时钟周期等待,最后将CRC计算结果作为第一通道的最后一个数据进行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9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