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透明电极及具有该半透明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599.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华;苏跃举;徐苗;陶洪;王磊;彭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52 | 分类号: | 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透明 电极 具有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透明电极及具有该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为进一步实现高分辨率显示以及提高其发光性能和应用领域,OLED器件开始从传统的底部发光向顶发射以及双面发光转变。
众所周知,OLED器件主要由两个电极和有机功能层组成,第一电极在基板上制备,有机功能层在第一电极上制备,第二电极在有机功能层上制备。通常情况下,采用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比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基板上制备第一电极,该电极一般都具有比较高的透明度。为了实现双面发光,就需要同时提高第二电极的透明度;而为了实现顶发射,在提高第二电极的透明度同时,还应降低第一电极的透明度。
现有技术中,提高第二电极透明度的手段有:采用制备第一电极的方法,直接在有机功能层上溅射第二电极;或者改用高导金属材料在有机功能层上蒸镀一层比较薄的半透明电极,比如5~20nm 厚度的银;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从第二电极的出射,人们还会在第二电极上增加一层光取出层,如Appl. Phys. Lett. 94, 253302, Appl. Phys. Lett. 82, 466论文所述。
由于磁控溅射对温度和腔室要求苛刻,而且溅射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粒子很容易渗入有机材料中,导致OLED器件效率、寿命下降,故磁控溅射方法不适合制备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
而使用半透明金属作为第二电极的OLED器件,由于透光性不佳,导致OLED器件效率较低。特别是在顶发射器件中,光谱随观察视角变化较大。采用单层光取出层虽能一定程度增加第二电极的透光性,但是其透光性能依然不高。而采用单层光取出层的双面发光器件,其第一电极的出光量远大于第二电极,使得双面发光器件两边发光不平衡;采用单层光取出层的顶发射器件,可见光全波段透光效果不佳,对于白光顶发射器件来说,是个严重的技术瓶颈。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透光性能良好的半透明电极及具有该半透明电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半透明电极,该透明电极的透光性能良好,适合作为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半透明电极,设置有半透明金属层、第一光取出层和第二光取出层,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叠设于所述半透明金属层和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之间。
上述半透明金属层由金属或者金属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金属材料为金、银、铝或者铜;
所述金属合金材料为镁银合金或者锂银合金。
上述半透明金属层的厚度设置为5-25nm。
上述第一光取出层的厚度设置为5—80nm, 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的厚度设置为5—8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由折射率大于1.6的有机物蒸镀而成;
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由折射率大于1.6的无机物蒸镀而成。
另一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取出层由折射率大于1.6的无机物蒸镀而成;
所述第二光取出层由折射率大于1.6的有机物蒸镀而成。
另一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取出层、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均由折射率大于1.6的无机物蒸镀而成,且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和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为不同材料的无机物制备而成;或者
所述第一光取出层、所述第二光取出层均由折射率大于1.6的有机物蒸镀而成,且所述第一光取出层和所述第二光取出层为不同材料的有机物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上述有机物为BCP、NPB、Meo-TPD或者Alq3;所述无机物为氧化锌、硒化锌、氧化锡、氧化锑或者硫化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透光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设置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述的半透明电极作为第二电极;
所述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层、第二电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叠设。
上述基板设置为玻璃衬底、硅片衬底、金属衬底、聚酯类化合物衬底或者聚酰亚胺类化合物衬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电极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玻璃基板的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