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834.8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伟;刘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巴顿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4;C05F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姜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生姜施肥调查研究,发现生姜产区土壤肥力低下,肥料使用不科学,如未能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不同品种生姜的需肥规律决定肥料的种类和数量,生姜种植户偏施氮肥或氮磷肥,钾肥用量不足,忽视中量及微量营养元素,氮磷钾比例失调,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和不平衡,生姜病虫害加剧,产量剧减,品质变差,农民种植生姜的经济效益下滑,肥料利用率及施肥经济效益低下。大姜产量高,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很多,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在幼苗期,大姜的根茎吸收氮、磷、钾较少,旺盛生产期对磷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产期的前期需钾量最多,氮肥次之,在旺盛生长期的中、后期吸氮多于钾,吸收钾多于磷,但在生产管理上很多农户不按需肥规律追肥,施肥期过于集中,前重后轻,其结果造成前期姜苗徒长,大量养分流失浪费,后期缺肥,植株枯黄早衰,产量降低;有的则偏施氮肥及氮素化肥用量过多,不注意与磷、钾等各种元素的配合,不仅导致氮素养分的流失和浪费,而且造成植株徒长、抗病力减弱、姜块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配方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废弃生物质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总产生量达7亿吨以上,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秆2.7亿吨,花生、豆类和秋杂粮秸秆1亿吨。目前处理秸秆的最简便办法是在田里直接焚烧。在焚烧季节,曾多次发生因满天烟雾导致航班无法着陆和高速公路被迫关闭事件,既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又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因此农业废弃生物质出路已成为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来用作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生物质的利用越来越少,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多。
生物炭,指在缺氧的条件下把生物质进行高温处理,生物质中的油和气燃烧掉,剩下的就是生物炭。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生物炭的广泛兴趣。有不少科学家认为,用生物炭捕捉碳元素相当稳定,能将碳元素“锁”在地下数百年,并让土壤变得更肥沃;另外还可以减少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肥料大多数都是比较单一的,全程施用同种肥料,或者施用者凭经验自主选择不同的肥料,当选择施用多种肥料,又无选择标准,不能达到系统施肥,达不到高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大姜专用肥料符合大姜的需肥规律,适合大姜全程施用,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大姜的产量质量,降低土传病的发病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大姜专用肥料,其特征是,包括基肥,中期肥和后期肥;
所述基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经接种菌液发酵得到的含水量10wt%~15wt%的发酵产物;
所述基肥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大姜秸秆35%,生物炭10%,鸡粪40%,豆粕10%,中药混合物5%,上述重量均为干重;
所述中药混合物及其重量份为:松针5份、樗叶10份、桑叶10份、使君子5份;
所述接种菌液为EM菌液,所述EM菌液为EM原菌经水稀释得到,所述EM原菌的接种量为1wt%,所述EM原菌:水的质量比为1:90;
所述中期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尿素30%、过磷酸钙10%、硫酸钾40%、硝酸钾20%;
所述后期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尿素50%、过磷酸钙20%、硫酸钾30%。
上述大姜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基肥的制备:
(1)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基肥的原料,待用;
(2)将步骤(1)中的大姜秸秆、中药混合物分别粉碎,得物料一;
(3)原菌稀释:按上述重量份取EM原菌,加入至自来水中,按EM原菌:水质量比为1:90搅拌均匀,即得接种菌液;
(4)将鸡粪、豆粕和步骤(2)中的物料一加入至发酵池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步骤(3)中的接种菌液喷淋加入至发酵池中,所述EM原菌的接种量为1wt%,发酵7~10天,发酵过程中,每两天翻料一次,即得发酵料;
(5)将生物炭加入至步骤(4)得到的发酵料中,混合均匀并干燥至含水量为10wt%~15wt%,然后粉碎制粒,包装入库。
S2:中期肥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巴顿化肥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巴顿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