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卷上料小车高度对中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8002.0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东;赵继武;汪万根;王松涛;陈建宇;张杰;刘海涛;翟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4 | 分类号: | B21C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卷上料 小车 高度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钢卷上料小车高度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3)、上极限开关(6)、下极限开关(7)、光电开关(5)和磁尺;其中,所述液压缸(3)固定在上料小车(2)上,所述磁尺在所述液压缸(3)内,所述上极限开关(6)固定在所述上料小车(2)的鞍座的上极限位置,所述下极限开关(7)固定在所述上料小车(2)的鞍座的下极限位置,所述光电开关(5)固定在所述上料小车的一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5)固定在支架的高度为:所述上极限位置加上最小钢卷半径与所述上极限位置加上最小钢卷直径之间。
3.一种钢卷上料小车高度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钢卷放到上料小车上,并且所述上料小车处在上料小车的鞍座的上极限位置时,记录液压缸内的磁尺测量数值,得到第一磁尺数值,待所述钢卷在所述上料小车上通过液压缸进行下降,直到光电开关重新曝光,记录所述液压缸内的磁尺测量数值,得到第二磁尺数值,根据所述第一磁尺数值和所述第二磁尺数值,计算得到光电开关重新曝光距离;
步骤102:分别通过测量工具,计算得到光电开关到开卷机的中心距离、鞍座的上极限位置与开卷机中心距离和鞍座的斜面角度;
步骤103:根据所述光电开关重新曝光距离、所述光电开关到开卷机的中心距离、所述鞍座的上极限位置与开卷机中心距离和所述鞍座的斜面角度,通过机械几何关系运算得出钢卷直径;
步骤104:将所述钢卷直径与设定的平整线上料阈值进行判断;
步骤105:若所述钢卷直径在所述平整线上料阈值内,根据所述钢卷直径、所述光电开关与开卷机的中心距离和所述鞍座的斜面角度,计算得出鞍座下降行程距离;
步骤106:根据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离,控制所述上料小车继续下降,待下降距离到达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离后,将所述钢卷装入开卷机的芯轴内,小车高度对中控制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直径通过以下公式(1)得出:
式(1)中,D为钢卷直径,单位为mm;θ为鞍座的斜面角度,单位为度;B为光电开关到开卷机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m,N为鞍座的上极限位置与开卷机中心距离,单位为mm;A为光电开关重新曝光距离,单位为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下降行程距离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C为鞍座下降行程距离,单位为mm;N为鞍座的上极限位置与开卷机中心距离,单位为mm;D为钢卷直径,单位为mm;θ为鞍座的斜面角度,单位为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开关重新曝光距离为:所述第二磁尺数值减去所述第一磁尺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80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太阳能蜂窝板
- 下一篇: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