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344.6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小平法美;大西友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
主分类号: | B66B31/02 | 分类号: | B66B31/02;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扶手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自动扶梯、移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所具备的移动扶手的损伤进行诊断的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例如已知在日本特开2006-2788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涉及载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检查装置,其具备:形状获取单元,其为了判别移动扶手运行引起的移动扶手的背面的磨耗、和移动扶手运行以外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移动扶手背面的损伤的产生,测定移动扶手的背面形状,并输出背面形状测定值;损伤部位提取单元,其根据背面形状测定值提取移动扶手的损伤部位;以及损伤度判定单元,其根据损伤部位提取结果判定损伤度,损伤部位提取单元包括2次微分单元,其对移动扶手的背面形状测定值进行2次微分,并输出2次微分值,损伤度判定单元9在输出了超过针对2次微分值预先规定的阈值的2次微分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该移动扶手部位已经损伤。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预先设置于乘客输送机的护裙板的移动扶手检查用孔,通过光学形状测定单元获取移动扶手的背面形状的图像。但若使乘客输送机运行,则移动扶手在拍摄位置上下左右动作,所以无法固定该光学形状测定单元和移动扶手的相对位置,无法在通常相同的相对位置获取图像。另外,若移动扶手左右移动,则根据图像,针对移动扶手的拍摄位置相对于与移动扶手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大幅变化,或移动扶手上下移动。其结果,光学形状测定单元和移动扶手之间的距离变化,比例尺因拍摄的图像而变化。
若像这样有上述距离的变化、或比例尺的变化,则与在拍摄图像内所占据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移动扶手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以及拍摄的栏杆的范围因拍摄图像不同而大有不同,成为在判断劣化状态时给判断结果带来影响的结果。另外,上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的较大不同或基于拍摄的栏杆的范围的拍摄图像的较大的差异也成为难以确定劣化位置的原因。
另外,若根据这样的拍摄图像,使用计算机程序等判定劣化状态,则根据图像的拍摄状态产生判定的偏差。若为了尽量不产生偏差,则需要根据图像的拍摄状态来变更判断基准的复杂判断算法。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为了进行劣化诊断而在使乘客输送机运行的状态下拍摄移动扶手时,即便移动扶手上下左右移动,照相机的拍摄位置也尽量不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在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运转的状态下,使用照相机拍摄上述移动扶手的凹部底面,根据上述照相机的拍摄图像诊断上述移动扶手的劣化状态,具备:照相机安装机构,其固定上述照相机且被配置在上述移动扶手的凹部内;追随机构,其使上述照相机安装机构以与上述凹部底面及凹部两侧面接触的状态,沿该凹部的长度方向的轴线进行追随;以及安装部件,其一端安装在上述照相机安装机构上,另一端安装在构成上述乘客输送机的非运转部件上,并使上述照相机安装机构以允许基于上述追随机构的上述照相机安装机构的追随动作的状态支承于上述非运转部件。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在乘客输送机运行的状态下拍摄移动扶手时,即便移动扶手上下左右移动,也能够使照相机的拍摄位置尽量不变化。
根据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知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的作为乘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自动扶梯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安装至乘客输送机的状态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照相机以及照相机安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在图4中从箭头B方向观察的照相机以及照相机安装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3中的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安装至移动扶手的凹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臂型托架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臂型托架的连结部和臂部的连结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臂型托架的固定部和臂部的连结部分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的连结部的左侧视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固定部相对于机架的固定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染色机加料器
- 下一篇:一种阻燃泡沫墙体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