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9047.1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守圃;顾军;刘建国;黄林;陈亚洲;张峰;雷一杰;陈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42 | 分类号: | B01J2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pt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化能源的污染加剧和枯竭,清洁能源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燃料电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是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e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Pt/C催化剂占PEMFC膜电极成本的40-50%,是膜电极的关键材料。在Pt/C催化剂制备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控制纳米铂的粒径,增加Pt的比表面积;提高铂的利用率,包括二元和三元材料的铂基复合催化剂和铂包裹在铜、铅等材料上的Pt/C催化剂的研究等。
CN 200510061829.3公开了一种微波合成铂/碳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铂盐溶解在乙二醇中,铂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01~0.008mol/L,加入醋酸钠溶液作为稳定剂,醋酸钠在合成溶液中的浓度为0.005~0.03mol/L,加入纳米碳载体,和超声波处理使纳米碳材料在溶液中充分分散,将该均匀的混合物在微波炉中加热2.0~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获得铂的质量百分数为10~40%的铂/碳纳米电催化剂。采用该方法所合成的催化剂中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在3.0nm左右,当合成时没有加入醋酸钠稳定剂,所合成的催化剂中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将增加至5nm左右,且变得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微波合成Pt/C催化剂无稳定剂时粒径变大且不均匀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炭黑载体热处理2~6h;
(2)将六水合氯铂酸和热处理后的炭黑载体在乙二醇介质中进行混合,混合液中六水合氯铂酸的浓度为4~8g/L,混合液的p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11~13;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于微波炉中加热反应2-15min,冷却,再经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热处理为以下三种方式之一:
在二氧化碳气氛中900~1300K温度下,热处理2-6h;
在氮气气氛中900-1300K温度下,热处理2-6h;
或者,在空气气氛中600-1300K温度下,热处理2-6h。
进一步,所述炭黑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00~300m2/g。
进一步,所述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
进一步,所述微波炉的功率为600~1200W。
乙二醇在该合成方法中即是炭黑和氯铂酸的分散介质和溶剂,同时,也是氯铂酸的还原剂,与现有合成Pt/C催化剂时在醋酸钠稳定剂存在下,铂粒子也只能达到3nm左右相比,本发明却意外发现当采用含结晶水的六水合氯铂酸作为铂源,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11~13后,再采用微波加热进行还原反应时,即使在没有醋酸钠稳定剂的存在下,也能获得平均粒径只有1.33nm左右的铂粒子,且铂粒子大小均匀,在炭黑载体上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得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的透射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所得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中铂粒子的粒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所得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单电池测试的极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①将炭黑载体(采用卡博特的Vulcan XC-72R产品,比表面积250m2/g,粒径30nm)在空气气氛中800K温度下,热处理4h;
②依次量取50mL乙二醇,称取0.2g上述热处理过的炭黑载体,量取100mL 8g/L的六水合氯铂酸的乙二醇溶液,加入到250mL烧杯中,然后以1.0mol/L的NaOH水溶液将反应液的pH调整为12.0,超声波搅拌0.5h;
③将反应液倒入250 mL圆底烧瓶中,在800W功率下微波加热,至温度不再上升后微波反应3min;
④反应液静置沉降2天后,倒掉无色的上清液后再进行抽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9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