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4328.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信雄;土田节;御子神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9/08 | 分类号: | H01F19/08;H01F27/24;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脉冲变压器,特别是涉及配备了鼓型芯的表面安装型脉冲变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对输入侧(初级侧primary side)的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和输出侧(次级侧secondary side)的差分信号实施绝缘的脉冲变压器被广泛使用于连接器等电路元件。为了高密度地将多个脉冲变压器安装于基板上而优选使用配备了鼓型芯的表面安装型脉冲变压器(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脉冲变压器具有以下所述构成,即,在鼓型芯的一方凸缘部形成有初级侧的端子电极和次级侧的中心抽头,在另一方凸缘部形成有次级侧的端子电极和初级侧的中心抽头。在鼓型芯的卷芯部卷绕有构成一对线圈的绕线,绕线的端部被连接于所对应的端子电极或者中心抽头。对于像这样的脉冲变压器来说要求能够使用自动绕线机来正确地卷绕绕线并且能够将绕线的端部切实地连接于端子电极。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脉冲变压器的端子电极构造的平面图。
图13所表示的脉冲变压器具有鼓型芯,在鼓型芯的一方的凸缘部4A上设置有一对初级侧端子电极6a、6b和次级侧中心抽头6c,在另一方凸缘部4B上设置有一对次级侧端子电极6d、6e和初级侧中心抽头6f。在凸缘部4A上初级侧端子电极6b与次级侧中心抽头6c分开的距离是为了确保初级侧与次级侧的绝缘耐压。根据同样的理由,在凸缘部4B上也是次级侧端子电极6e与初级侧中心抽头6f分开一定距离。
构成脉冲变压器的一对线圈是由4根绕线S1、S2、S3、S4所构成,绕线S1、S2构成初级侧线圈,绕线S3、S4构成次级侧线圈。还有,在同图13中只表示了绕线的抽出部,中间的绕线部分的图示被省略。在此,绕线S1的一端S1a和绕线S3的另一端S3b在从卷芯部3被抽出之后不与其它绕线相交叉而分别被连接于所对应的端子电极6a、6c。相对于此,绕线S2的另一端S2b和绕线S4的一端S4a从离应该被连接的端子电极较远的一方的卷芯部3的侧面侧横穿卷芯部3的中心轴Y0并抽出从而被连接于该端子电极。例如,绕线S2从图中的卷芯部3的左侧的侧面3b横穿过中心轴Y0并抽出从而被连接于端子电极6b。另外,绕线S3从图中的卷芯部3的右侧的侧面3a横穿中心轴Y0并抽出从而被连接于端子电极6c。因此,绕线S2、S3分别被连接于互相交叉并对应的端子电极6b、6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2009-3023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1092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关于上述现有的脉冲变压器,存在着所谓互相交叉的绕线的抽出部会接触到与本来应该被连接的端子电极不同的端子电极的问题。即,会有在凸缘部4A侧与绕线S2相交叉的绕线S4在将其一端S4a接触于端子电极6c的途中与端子电极6b相接触的担忧,并且会有在凸缘部4B侧与绕线S3相交叉的绕线S1在将其另一端S1a接触于端子电极6f的途中与端子电极6e相接触的担忧。为了避免像这样的接触而不得不将绕线端部急剧弯曲来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因而会有所谓在自动绕线机上的操作处理非常困难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就是借鉴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之结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的抽出部不会接触到与本来应该被连接的端子电极不同的端子电极并且连接可靠性高的脉冲变压器。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夹件
- 下一篇:脉冲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