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结合Fc受体的多肽和抗原性多肽的用于介导免疫应答的融合蛋白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73278.1 申请日: 2007-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3396495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卡米洛·科拉科 申请(专利权)人: 免疫生物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A61K39/145;A61K47/48;A61P31/16;C12N15/62;C12N15/866;C12N5/10
代理公司: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高瑜;郑霞
地址: 英国*** 国省代码: 英国;GB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结合 fc 受体 多肽 抗原性 用于 免疫 应答 融合 蛋白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22日,申请号为“200780018518.6”,发明名称为“包含结合Fc受体的多肽和抗原性多肽的用于介导免疫应答的融合蛋白”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宿主内调节免疫应答的免疫结合物(immunoconjugate)。更明确地,提供了包括结合Fc受体的多肽的融合蛋白,所述多肽结合Fc受体时引起Fc受体和相关结合的融合蛋白的内陷(internalisation)。所述融合蛋白在用于治疗和预防由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的方法中有特殊效用。 

背景技术

获得性免疫应答通过两种互补机制介导,包括可溶性分子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体液免疫,以及包括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的细胞免疫。 

免疫球蛋白的Fc结构域已显示具有效应子功能,所述功能主要是补体结合和Fc受体(FcR)结合。Fc受体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并且已定义的许多受体被认为介导辅助功能,包括调理作用(opsonisation)和ADCC(Daeron1997,M.Annual Review Immunology,15;203-234.,Ravetch和Clynes,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1998.16:421-432)。当结合不同的Fc受体时能介导不同的下游信号传导。更具体地,当结合一些Fc受体时显示激活免疫应答,而结合其他Fc受体时抑制免疫应答。因此FcR已显示激活或抑制免疫应答,这取决于它们的胞质区中存在的激活(ITAM) 或抑制(ITIM)基序(Daeron,M.Annual Review Immunology,15;203-234.1997)。 

先前的专利通过靶向抗原激活FcR的方式来寻求激活免疫应答,所述方式通过使用含有抗FcR抗体的双功能试剂实现(参阅例如WO96/40788)。这些试剂结合FcR但不诱导它们的内陷,并且因此与加工和抗原递呈有关(T.Keler等.2002J Immunol.165:6738-6742)。在结合具有充分地高度亲合力情况下,Fc受体内陷由免疫球蛋白(通过Fc结构域)与FcR的结合诱导(A.Yada等.2003Cell Immunol225(1):p21-32,P.T.Harrison等.1994J Biol Chem.269(39):24396-24402)。尽管这种结合相互作用能使用修饰的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来模拟,所述免疫球蛋白含有通过CDR-嫁接插入到可变区的外来序列(WO02/058728),但并不清楚是否Fc结构域是必需的和/或足以诱导FcR的内陷(P.T.Harrison等.1994J BiolChem.269(39):24396-24402,A Yada等.2003Cell Immunol225(1):p21-32)。此外,也不清楚关于是否Fc结构域本身足以诱导FcR的内陷。事实上,Fc结构域已广泛地用于延长治疗性蛋白的循环半衰期,并且关于细胞因子和其他免疫调节剂开发出多种Fc融合蛋白例如TNFR-Fc融合蛋白Etanercept(ENBRELTM)。 

当所结合的Fc受体的内陷没有被诱导时,配体的结合仅形成通过Fc受体的胞质部分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尽管这种信号传导对免疫应答有贡献,但它不足以引起FcR内陷,因此不会发生复合到FcR配体的任何抗原性肽的加工和递呈。 

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其分为三种类型;A、B和C。A型流感病毒能根据它们的表面蛋白血球凝集素(HA或H)和神经氨酸酶(NA或N)划分为亚型。有14种已知的H亚型和9种已知的N亚型。所有H亚型已在禽中发现,然而仅有3种H亚型(H1、H2和H3)和2种N亚型(N1和N2)被报道通常在人类中流行。 

人类中季节性流感流行(Seasonal influenza epidemics)与血球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中的抗原性位点中氨基酸改变有关,所述氨基酸改变在称为‘抗原性漂移’的过程进行。主要的广泛流行与引入新的血球凝集素和 神经氨酸酶基因(来自于动物衍生的流感病毒)有关,在称为‘抗原性转变’过程中通过再分布到达当前流行的人类病毒的遗传背景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免疫生物学有限公司,未经免疫生物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