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掺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3181.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虎;王彦杰;于福海;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B01J3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金红石 氧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铁掺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制备过程如下:
1)取钛前驱体,与铁盐和锡盐进行混合,在水浴中加热至30°C-100°C,优选50-80°C;锡盐中锡元素与钛前驱体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1-3%,铁盐中铁元素与钛前驱体中钛元素的摩尔比为0.01-5.0%;
2)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去,并进行搅拌,保温0.5-4小时;使反应体系中钛元素的浓度为0.04-1.0M,优选0.2-0.4M;
3)将获得的凝胶进行干燥,研磨,450-500℃焙烧,得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的前驱体为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硫酸钛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铁盐为硝酸铁、氯化铁、硫酸铁、乙酰丙酮铁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锡盐为四氯化锡、氯化亚锡、草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浓度3-30%,优选25-30%。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焙烧温度450-600℃,优选500℃,焙烧时间2-8h。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此法制备的不同含量铁掺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与标准的P-25二氧化钛(Degussa)相比,在可见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因而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1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