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082.2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肖杰灵;魏贤奎;陈嵘;徐井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B5/18;E01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线路 稳定性 加强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铁道路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缝线路稳定性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缝线路把线路中铺设的所有钢轨通过焊接连成一根通长的轨条,使列车可以在线路上安全平稳的运行。与在地面上铺设无缝线路不同的是,桥上无缝线路的梁体在温度作用下会发生伸长变形,由于道床纵向阻力的约束作用,此时会在钢轨中产生非均匀的附加压力,如图1所示,尤其在桥梁梁缝处的钢轨中会出现附加压力峰值Ff,这就增大了高温季节桥上无缝线路发生稳定性破坏的风险,需要对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进行加强。
无缝线路稳定性破坏的现象是钢轨在过大的压力作用下发生横向过大的位移变形,使线路丧失列车安全平稳通过的功能,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加强就需从限制钢轨横向位移来实现,既有方法一般通过堆高道床肩部道砟,如图2所示。或通过在轨底或枕底设置阻力插板,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20024958.0(图3)和200910221188.1(图4)的方法来增加道床横向阻力,以限制钢轨在巨大压力下的横向位移。现有技术的这些手段,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枕底与道砟间的摩擦阻力限制钢轨横向位移,但亦存在许多诸如,对道床产生扰动,由于需要竖向埋置,安装拆卸不便,影响养护维修作业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了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构造,使之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充分利用护轨抗弯刚度,提高轨道框架整体抗弯刚度,增强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具体措施是:
一种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构造,设置在桥上无缝线路上增加无缝线路的横向稳定性,在轨枕间的两条护轨的轨底之间设置若干扣压夹具单元,所述扣压夹具单元包括与护轨固连的底板4、与底板联接的扣板5、刚性连杆8;刚性连杆斜跨联接在各单元扣板间。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使两根护轨组成了桁架体系,可大幅度提高轨道框架刚度,达到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的目的,安装简单快捷方便。与现有通过增加道床横向阻力提高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相比,具有的优点:
1、安装在护轨间上不会对道床产生扰动;
2、充分利用护轨抗弯刚度,提高了轨道框架整体抗弯刚度,无缝线路的稳定性提高较为明显;
3、从轨道结构形式上改进,受参数变异影响较小;
4、安装拆卸方便,不影响养护维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桥上无缝线路的梁体在温度作用下会发生伸长变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堆高道床肩部道砟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阻力插板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强稳定轨道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后路轨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K部放大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造作进一步的详述。
结合图5至图7可看到。1为正线钢轨,2为轨枕,3为护轨,在轨枕间的两条护轨的轨底之间设置若干扣压夹具单元,所述扣压夹具单元包括与护轨固连的底板4、与底板联接的扣板5、刚性连杆8。在轨枕间的护轨轨底安装扣压夹具,扣压夹具由三部分组成:底板4、扣板5、和联接机构。由图7可看到,首先将底板4和扣板5结合扣压在护轨轨底,然后用双头螺栓6从底部穿过底板4和扣板5预留的中孔后,上紧螺母7。扣板设置与刚性连杆联接的两个边孔,结合图6可看到,刚性连杆8通过上述两个边孔斜跨联接在各单元扣板间。如图6所示,沿线路方向按所示依次进行安装,使两根护轨组成了桁架体系。本发明构造可大幅度提高轨道框架刚度,达到桥上无缝线路稳定性加强的目的,安装简单快捷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