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低放电并提升能效的等离子显示屏驱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0172.6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强;张宏元;杨正军;柳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G09G3/29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放电 提升 能效 等离子 显示屏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屏领域,尤其是一种减少低放电并提升能效的等离子显示屏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器(PDP)是目前主流的平板显示器之一,它由前后基板对合而成。前基板上制作了互相平行的多对显示电极对,每个显示电极对由一组扫描电极(Y电极)与维持电极(X电极)组成,在显示电极对上覆盖有介质层及保护层。在后基板制作多个互相平行的数据电极(A电极),其上覆盖有介质层,介质层上制作有障壁,并涂覆荧光粉。按照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交叉的方式将前后基板对位后进行密封,冲入放电气体,在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对置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
图1所示为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结构其中维持期为X/Y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图2为目前等离子显示器所主要采用的寻址与显示分离驱动波形。等离子屏可等效为一个容性负载,其负载大小随其显示图像的不同而变化。
目前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主要采用寻址与显示分离的方法(ADS),驱动波形包含复位期,寻址期和维持期。复位期:通过斜坡波形对屏施加较高的电压,使所有的放电单元产生放电,并使各单元在寻址期开始前,放电状态尽可能趋于一致。寻址期:Y电极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对需要点亮的单元在A电极施加寻址脉冲信号,使需要点亮的单元产生放电,并积重新累壁电荷,以便于维持期正常放电。维持期:采用能量恢复电路实现X/Y之间交替的高压脉冲波形,需点亮的单元持续放电发光,它是PDP主要的能源消耗和发光区间。
目前的驱动波形根据负载(Frame load)大小划分为多个APL(平均能耗等级)区间,各APL内的每个子场(subfield)的维持期的维持(main sustain)波形相同。
等离子显示器的值与平均图像等级(APL)有关,APL是整个屏幕上每个红、绿、蓝像素的平均光强等级。例如,整屏峰值白光强度的APL为100%,而由于红色和蓝色像素处于关闭状态,纯绿色的APL只有33%。APL是指处于峰值白光下的像素点所占的百分比。当有5%的像素处于峰值白光时,亮度为212cd/m2。当APL增加时,功率和热耗散限制会引起安全产生的最大亮度降低,因此,显示器会自动降低峰值亮度。当100%的像素处于峰值白光下时,亮度只有53cd/m2,需要柔和的环境光来提供良好的观察条件。
根据PDP画质显示要求,驱动波形一帧画面通常包含8~16个子场,每个子场都包含复位期、寻址期、维持期。通常的PDP驱动波形设计: 一帧波形内,各子场的主维持波形相同,不能兼顾放电状态和能效提升。例如,设计第一开关ErH闭合时间(能量恢复电路向屏充电时间)较长时,能量恢复电路充分向屏充电,有利于等离子显示屏能效提升;但由于能量恢复电路放电较缓,较大的第一开关ErH将造成低放电。增大维持波形X电极到Y电极的Gap时间以Y电极到X电极的Gap时间,有利于能效的提升,但同样不利于低放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低放电并提升能效的等离子显示屏驱动方法,设计一种兼顾低放电和能效的驱动波形的方法,具体是在一帧波形内,设计子场不同的维持波形,保障放电状态的同时提升能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
- 下一篇:像素阵列及具有该像素阵列的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