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冷冰箱以及过冷冰箱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9200.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安炳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级制冷器有限公司;超级制冷器美国有限公司;安知娜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德海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冷 冰箱 以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过冷冰箱,包括:
具有冷却室的主体,所述冷却室用于容置包括鱼类、肉类或者装有液体饮料的容器的储藏物并以过冷状态储藏该储藏物;
门,用于开闭所述主体的正面;
多个置物架,在所述冷却室内隔着间隔配置为多层,用于置放储藏物;
冷却部,用于使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空气冷却,所述冷却部包括换热器、冷却管道、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主体的下端或上部并通过热交换使空气冷却,所述冷却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换热器且连接冷却室的内部和冷气供应部,并且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用于使制冷剂循环流过所述换热器;
冷气供应部,用于使通过所述冷却部冷却的空气在冷却室的内部循环,所述冷气供应部包括沿所述冷却室的内壁面上下延伸并与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的供应管道、以及形成在所述供应管道的正面并使冷气流通的多个孔;以及
冷气控制部,用于将从所述冷气供应部供应的冷气的温度控制在储藏物的过冷温度范围内,其中,
所述置物架的表面上排列形成能够使冷气流动的多个导轨,所述多个导轨隔开间隔地向上突出,导轨和导轨之间的槽起到供冷气流动的通道的作用,
所述冷气控制部包括混合部,该混合部用于向所述冷气供应部供应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空气并与冷气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部包括设置在冷却室的内部并使内部空气循环的至少一个风扇或循环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道的一侧并用于吸入冷却室的内部空气的吸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气供应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供应管道并将通过冷却管道冷却的冷气吹送到供应管道的供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在所述主体的至少四个角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柱子,在所述柱子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置物架的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置物架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和冲击的防振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幕帘,在所述冷却室的正面沿竖直方向连续配置,用于隔离冷却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内门,在冷却室的正面配置在与各置物架对应的位置上,并且相对于冷却室能够旋转地设置,用于开闭冷却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冰箱,进一步包括:
气幕形成部,设置在所述置物架上并且沿着竖直方向朝冷却室的正面喷射空气,以隔离冷却室的正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气幕形成部,包括:
鼓风机,设置在置物架的前端,且吸入冷却室的内部冷气并沿竖直方向喷射;以及
电源部,用于向所述鼓风机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电源部,包括:
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置物架上并用于接收电力;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并从主体接收电力,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结合而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气控制部,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应管道上,并用于检测冷却室的温度;以及
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冷却部、所述冷气供应部、及所述混合部,以使冷却室的内部温度处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气控制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供应管道内并用于加热冷气的加热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器,以使冷却室的内部温度处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气控制部进一步包括隔着间隔设置在所述供应管道内部的至少一个热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冷冰箱,其中,
所述冷气控制部将冷却室的内部温度调节为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级制冷器有限公司;超级制冷器美国有限公司;安知娜,未经超级制冷器有限公司;超级制冷器美国有限公司;安知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2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