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球形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9022.3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于好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喆;于好雨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球形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机器人及其运动轨迹控制。
背景技术
球形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滚动行走机器人,具有运动速度快、越野性能好、控制相对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国内外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现有的球形机器人方案按驱动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滚轮驱动、变质心驱动、多自由度驱动。但由于普遍存在以下待改进之处:全向滚动、控制可靠、搭载平台稳定性以及异常姿态调整,这些方案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发明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实现全向滚动无运动死角、控制简单可靠、附件搭载平台稳定性好、异常姿态调整简单的球形机器人结构方案,克服现有方案的不足。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该球形机器人由控制部分、搭载平台及配重、电机、传动机构、球壳组成。控制部分可为自主控制,也可为遥控,通过向负责转向、驱动的两个电机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球体的前进、后退、转向的运动。搭载平台可搭载传感器、摄像头等探测装置,搭载平台及配重用以保证搭载平台的稳定性。转向和驱动电机分别输出转矩经过传动装置到球体在水平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运动方向,当两电机转速恒定且比值一定时,输出与原有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直线运动,通过调整转速比值可实现零半径转角、转角任意(0~90度)的直线变向运动,当球体轨迹已预设为某曲线时,可通过直线轨迹插补实现设定轨迹。
该方案的优点是:
(1)无运动死角,全向滚动,无论球体处于任何异常姿态均可调整恢复。
(2)两轴控制简单可靠,零半径转角、转角任意(0~90度);异常姿态调整时可实现异步三轴驱动。
(3)运动只能由内部单向传递给外部球壳,球壳任意方向的滚动均不会影响到内部搭载平台的位置及姿态,能有效保证附件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车体的结构分解图;图3-刚体绕定点转动的欧拉角描述;图4-角速度的矢量合成图。
标号说明:
球形车壳 1、8转向架 2、7
传动轮 3、6传动锥齿轮一及弹簧 4、5
传动锥齿轮二及弹簧 9、10转向轴 11
转向锥齿 12搭载平台及配重 13
搭载附件 14控制电路 15
转向电机 16驱动电机 17。
具体实施方式
1.驱动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两个球形车壳1、8扣合成球形外形,转向电机16、驱动电机17、搭载附件14、控制电路15组装在搭载平台及配重13上,搭载平台及配重空套在转向轴11上,可以绕转向轴11自由转动但不可沿轴向滑动,转向锥齿12套在转向轴11上可滑移,弹簧用于保证12与转向电机16输出齿轮的啮合,转向电机16输出的动力可经过转向锥齿12传给转向轴11。驱动电机17输出齿轮与固联在传动轮3中心的锥齿轮啮合,传动轮3、6扣合成一个整体而且空套在转向轴11上,轮缘为锥形齿圈,用于和传动锥齿轮一4、传动锥齿轮二9啮合传递动力。两转向架2、7和转向轴11扣合在中间,三者相互固联。两转向架2、7和转向轴11组合成的转向架空套在两个球形车壳1、8的中心立柱上,可以绕中心立柱自由转动;此外球形车壳1、8的中心立柱上分别套有锥齿轮4、9分别与传动轮3、6啮合,负责将动力传递给球形车壳1、8,可沿中心立柱滑动。
可沿轴向滑移的锥齿轮4、12、9以及传动轮3需用弹簧或垫圈调整轴向间隙,实现轴向定位保证轮齿啮合。
2.工作原理
1)前进或后退:
当控制电路15发出前进或后退指令时,驱动电机17正转或反转,输出扭矩传给传动轮3,一方面传动轮3将扭矩传给锥齿轮4带动球形车壳1运动,另一方面传动轮3将扭矩传给传动轮6,再传给锥齿轮9带动球形车壳8运动,通过对锥齿轮3、4、8、9啮合齿数的设计计算可保证球形车壳1、8运动同步且方向一致。
2)任意角度的左转或右转:
4)异常姿态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喆;于好雨,未经李喆;于好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两虫检测取样用滤囊
- 下一篇:显示设备及其共享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