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麦芽糖的加工流程工艺方法及采食保存方法的包装标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7412.9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蒋焕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焕土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B65D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芽糖 加工 流程 工艺 方法 采食 保存 包装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芽糖部分的、重要的且全新的生产加工流程和工艺方法以及采食和保存方法以文字的形式在包装上予以标示。
背景技术
麦芽糖是由麦芽和糯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首先而成粘稠糖液,再经文火慢煎慢熬而成的糖胶成品。产品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固状物,甜度适中、绵软可口,具有其他糖类所没有的独特自然香味。不但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与其它糖类相比(如蔗糖)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要少得多,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纯粮糖。麦芽糖具有两大原生缺点:一、较强的自流性,且这种特性不管气温高低,其自流变形自始至终存在着,气温越高自流变形速度越快;二、在无密封包装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或气候潮湿条件下极易发粘结块,即便是敲碎待食也需尽快食用,否则结成一团,采食不便。正是由于麦芽糖的这两大原生缺点,目前公知的麦芽糖一直沿袭着家庭作坊加工模式和货郎担小贩走村穿巷现敲现卖的销售模式,加工模式的落后导致销售模式的落后,千百年来一贯如此。它的落后就在于产品出来即进行不定量大块包装并直接交付小贩进行销售,见图1(5.6.7),而没有进行后续工序及工艺方法的创新挖掘,以期对麦芽糖原生的两大缺点加以控制、克服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控制、克服和改进麦芽糖的两大原生缺点,本发明力求通过实施部分的、重要的且全新的生产加工流程、工艺方法及告知消费者采食和保存方法以期达成。它的主旨是:控温控形、小额定量、软热封装、冷硬封装和采食保存方法的包装标示,见说明书附图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
控温 现有麦芽糖加工经过拉白造孔工序后直接灌入薄膜袋放进一简易模型(一般用塑料脸盆)冷却后即成成品,见说明书附图1。本发明所构想的方案还要经过后续多道工序后才能产出最终产品。而不同工序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具体的温度要求还要视季节及当地气温情况灵活掌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加工操作。适宜的糖胶温度是:从控温冷却工序附图2(6)结束时的40℃左右依次递减至实施操作控温软热封装工序附图2(10-1)和入模冷却定形工序附图2(9-2)开始时达35℃左右为宜,控温的目的是使相关工序能够按工艺要求顺利实施加工操作。
控形 控形的目的是控制麦芽糖的自流性,将其约束在所需要的空间范围内,不使其无拘束无限制的自流变形。控形是通过特制的软性包装袋,或已定形的盒、罐等容器或袋盒并用来完成的。视季节气温高低和不同包装材料,可进行软热封装也可进行冷硬封装,如附图2(10-1)(12-2)。这两种封装方法均可达到控形目的(封装方法下面详讲)。
小额定量 历来的麦芽糖都是不定量大块包装,由货郎担小贩走村穿巷现敲现卖的。进行小额定量、密封包装的目的:一是为了使产品从产出开始直至消费者开封食用完为止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下,以期达到确保产品质量,延长质保期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目的;二是为了使麦芽糖成为普通商品直接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各零售小店,进行不分割销售。因为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各零售小店是不可能进行现敲现卖的,这是麦芽糖特性决定的。小额是指相对值量小的意思,定量是指包装内实物重量与包装上所标重量相符的意思,小额定量的原则是多(重量)规格、任选购、买得起、吃得了、不浪费。
软热封装 所谓软热是指灌注入控形袋或盒子等容器的糖胶还有约35℃左右的温度且流动性尚好的糖胶胶体。如用特制的软性控形包装袋,注入糖胶后用手抹平,排出袋内大部分空气后封好口,平放稍许时间,麦芽糖的自流性便可填满袋内所有空隙,形成糖胶与袋壁紧贴状态(即便袋内留存极少空气,则会形成少量空气孔点,无碍质量);如用已定形的盒或罐等作包装材料,糖胶注入后,稍许即可覆上一层密封膜,盖好盖子即可。因为事先对包装物喷涂了熟制淀粉作隔离剂,所以糖胶既不会与包装物产生粘连,又能与包装物触面紧贴,形成准真空包装状态。软热封装适用于气温较高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焕土,未经蒋焕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