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S/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3348.7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蒋学功;张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1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pc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S/PC复合材料,属于工程塑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碳酸的聚酯类,其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是重要的工业产品。PC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热畸变性能,以及耐候性好、硬度高等,因此适用于生产汽车的这种零部件,如照明系统、仪表板、加热板等。据数据显示,PC在电子电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比例为50%以上,而中国在该领域使用的比例只占10%左右,电子电器和汽车制造业是中国迅速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未来这些领域对PC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而PC因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耐紫外线辐射以及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使其比建筑业传统使用的无机玻璃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ABS/PC复合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ABS/PC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ABS20-35份;
PC45-70份;
相容剂6-8份;
有机硅阻燃剂3-8份;
磷系阻燃剂2-6份;
抗氧剂0.2-1份;
辅助抗氧剂0.2-1份;
润滑剂0.4-0.8份;
增韧剂5-8份;
色粉0.1-0.5份。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所用相容剂可以是SEBS-G-GMA。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有机硅阻燃剂可以是硅树脂阻燃剂、硅聚硼烷阻燃剂。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磷系阻燃剂可以是FRP-3010、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酯。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抗氧剂可以是芳香胺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可以是三辛酯、三葵酯或十二碳醇。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润滑剂可以是TAF或EBS。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增韧剂可以是ABS、MBS、SBS。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色粉可以是透明红、透明绿、透明蓝、透明黄复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等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将各组分充分混合;
(2)将以上混合物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ABS/PC复合物。
以上所述的ABS/PC复合材料运用于电子类电器领域中。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制得的ABS/PC复合材料性能优良,其中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9.5MPa以上,伸长率可以达到196%以上,弯曲模量可以达到1580MPa以上,弯曲强度可以达到160MPa以上,熔融指数可以达到16g/10min以上,缺口冲击强度可以达到175J/M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ABS/PC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ABS20份,PC45份,相容剂SEBS-G-GMA6份,硅树脂阻燃剂3份,磷酸三酯4份,对苯二胺0.2份,三辛酯0.2份,TAF0.4份,ABS5份,透明红与透明蓝的等比例混合物0.2份
该复合材料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按照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将各组分充分混合;
(2)将以上混合物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ABS/PC复合物。
实施例2
一种ABS/PC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ABS23份,PC50份,相容剂SEBS-G-GMA6份,硅树脂阻燃剂4份,FRP-30103份,二氢喹啉03份,三辛酯0.3份,EBS0.5份,MBS5份,透明黄与透明蓝的等比例混合物0.3份
该复合材料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按照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将各组分充分混合;
(2)将以上混合物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ABS/PC复合物。
实施例3
一种ABS/PC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ABS28份,PC55份,相容剂SEBS-G-GMA7份,硅聚硼烷6份,磷酸甲苯二苯酯4份,对苯二胺0.4份,十二碳醇0.6份,TAF0.6份,ABS5份,透明红与透明黄的等比例混合物0.3份
该复合材料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按照各组分重量份称取原料,将各组分充分混合;
(2)将以上混合物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ABS/PC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玄武岩纤维增强聚丙烯-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清烧牛肉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