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2563.5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3472233A 公开(公告)日: 2013-12-25
发明(设计)人: 廖志勇;吴明江;李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7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035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肝炎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及其在丙型肝炎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1989年发现的非甲非乙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静脉注射等途径传播。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7亿丙肝病毒感染者,我国的丙肝感染率大约为3.0%,目前至少有4000~6000万丙肝患者。感染者中60%-80%可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或者持续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率较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疗效明确的药物进行治疗,也没有疫苗进行预防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因此HCV的早期诊断对于筛查HCV的传染源、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大意义。目前主要是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的检测。但HCV感染后到抗HCV的出现有一个较长的“窗口期”(平均为6~12周),即使患者被高度感染,抗体检测技术也不能检测HCV的存在。所以抗HCV不能作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HCV RNA的检测虽然具有早期、敏感和特异等特点,但该方法在技术和设备上要求较高,费时,检出率低,难以在常规工作或基层医院实验室推广。本研究通过同时捕获HCV核心抗原和抗体来检测窗口期的HCV的感染,通过对抗HCV抗体和HCV核心抗原的联合检测,使HCV感染的“窗口期”缩短至2周,甚至更短,从而达到准确、快速、便捷的检测目的。

现有的检测方法包括抗HCV酶免疫法(ELA),ELA技术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HCV感染者的初筛。但抗HCV转阴与否不能作为抗病毒疗效的考核指标。利用重组HCV抗原开发出的ELA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该技术可检测样本中针对不同HCV抗原的混合抗体,目前检测的特异已高达90%以上。由于缺乏更敏感的金标准,抗HCV-ELA技术的敏感性还很难确定。HCV感染后至抗HCV抗体产生之前还有一段约40~70天的较长时期(平均66天)。此时,献血员已被感染并具有感染性,应用目前的第三代ELA检测试剂不能检出,该阶段称为感染后血清阳转前的窗口期。窗口期的存在是输血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使受血者依然有经输入抗HCV筛选阴性的血液而感染HCV的危险。

此外,现有技术也报道了与核酸复制和修复有关的核酸酶系统的发现已经应用于分子检测技术。例如,PCR技术被认为是一个能高度灵敏地检测和扩增目标核酸序列的方法。核酸杂交的极高亲和性和特异性使得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成为可能,该技术灵敏度远远超出了基于抗体检测技术的灵敏性。因此,这些检测技术与恰当的检测程序结合后,再用于检测病人血液样本中的HCV RNA所产生的效果令人满意。HCV感染后6~15天(平均11天)HCV RNA就在感染者血液中出现,并在血清阳转之前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运用敏感性较高的NAT检测技术对献血员进行常规筛选,可以大大降低窗口期感染的危险。尽管NAT检测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筛选出了感染属于献血员,但由于NAT技术需要昂贵精密的仪器、较高的实验技巧、试剂比较昂贵以及容易交叉污染导致假阳性偏高,使其很难推广到单个献血员,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一种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丙型肝炎窗口期检测的试剂盒。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括HCV嵌合抗原、HCV嵌合抗原单克隆抗体、去污剂缓冲液、HRP标记的鼠抗人IgG,HRP标记的抗HCV单克隆抗体、显色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HCV嵌合抗原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合成三对引物:Primer1:5’-CGGGCACGTTGTAGGCATC-3’

Primer2:5’-AACGGACGGCTTTAGGACGA-3’

Primer3:5’-TGGGTACCTTATGGCAAGTTCCTCGCCGG-3’

Primer4:5’-TAGAATTCTACCAGTCCTACCTCGCCGCTG-3’

Primer5:5’-TCTAGACAATGTCTTACTCTTGGACAGGC-3’

Primer6:5’-GGATCCCGGGGCCGGGCATGAGACACGCTG-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