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转动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2436.5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侃楞;张侃仓;李青祝;徐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00 | 分类号: | B23Q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暗装式 控制 面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加工机床PLC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能够将PLC控制面板隐藏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转动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PLC控制机床,其PLC控制操作面板大多配置在机床的中心控制台上,或单独安装面板支架装置将控制面板单独置放于机床左前侧或右前侧。PLC控制操作面板配置在机床的中心控制台上时,由于机床切削时会产生大量的切屑,同时由于切削液的侵蚀,会造成面板表面的污浊;对于单独放置的控制面板装置,由于其放置在机床左前侧或右前侧,一方面影响到机床的整体外观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会妨碍操作工人的灵活移动操作,还容易导致操作工人上下零件时不小心碰撞到面板装置,造成面板表面的玻璃破损,同时容易造成误操作,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由于现有的控制面板装置在机床外设置,要单独设计加工装配一套面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转动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可转动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包括机床上的支撑柱、面板支架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支架包括定位件和设置在定位件背侧的安装件,安装件的正面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安装件的下端设有旋转销;所述支撑柱的前端面上部设有一容纳面板支架上的安装件旋入支撑柱内腔中的开口,开口下侧的支撑柱内壁上设有支架基座,旋转销贯穿支架基座上的圆柱孔使得面板支架与支架基座构成转动配合。
所述的定位件呈平板状,安装件倾斜设置在定位件的背侧且安装件的下部呈弯曲状。
所述的控制面板设置在安装件的倾斜面上的安装孔内。
所述的旋转销焊接在安装件的下端内部。
所述的安装件位于支撑柱内腔中时,安装件的重心至定位件的距离小于旋转销的重心至定位件的距离。
所述的安装件位于支撑柱内腔中时,定位件的内侧面和支撑柱的前端面接触限位。
所述的控制面板位于支撑柱的外侧时,定位件的下侧面和支撑柱的前端面接触限位。
所述的支架基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支撑柱前端面的内壁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控制面板安装在可旋转的面板支架上,且面板支架围绕支架基座形成的圆柱孔旋转达到变换控制面板位置的目的,使得需要更改控制代码时或控制参数时可将控制面板拉出正常操作,而在不需要使用控制面板时可将其隐藏于机床的支撑柱中,不仅防止了控制面板表面的污损,还可防止控制面板受外力冲击造成的控制面板玻璃罩破损或产生误操作;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节约机床的占用空间,降低成本,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面板支架隐藏状态剖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面板支架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装配零件爆炸图。
其中:1—支撑柱;2—支架基座;3—旋转销;4—沉头螺钉;5—面板支架;6—定位件;7—安装件;8—控制面板;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转动的暗装式控制面板装置,包括机床上的支撑柱1、面板支架5和控制面板8,其中面板支架5包括呈平板状的定位件6和倾斜设置在定位件6背侧的安装件7,安装件7的下部呈弯曲状且安装件7倾斜面的正面上的安装孔内安装有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可与面板支架5一起旋转变动位置使控制面板8可隐藏于支撑柱1的内腔中,平板状的定位件6用于控制面板8处于两种位置时的定位,安装件7的下端设有焊接在安装件7下端内部的旋转销3;支撑柱1选择矩形钢,支撑柱1的前端面上部设有开口9,开口9与其内侧的支撑柱1的内腔形成的空间足以容纳面板支架5转动变换位置需要的空间,即可以容纳面板支架5上的安装件7旋入支撑柱1内腔中,组合成的支架基座2通过沉头螺钉4紧固与支撑柱1的前端面内壁上且位于开口9的下侧,支架基座2内形成圆柱孔,作为面板支架5上旋转销3的旋转导向,旋转销3贯穿支架基座2上的圆柱孔使得面板支架5与支架基座2构成转动配合。当安装件7位于支撑柱1内腔中时,安装件7的重心至定位件6的距离小于旋转销3的重心至定位件6的距离且定位件6的内侧面和支撑柱1的前端面接触限位;当控制面板8位于支撑柱1的外侧时,定位件6的下侧面和支撑柱1的前端面接触限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流道橡胶硫化模具
- 下一篇:多件式小型工程车轮用锁圈制造工艺及专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