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交通防拥堵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1053.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文;李向辉;吴雨聲;汪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客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交通 拥堵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交通防拥堵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叉路口红绿灯,一般根据路口车辆多少预设固定的红绿灯转换周期,但固定周期会导致有些方向车辆早已通行完,而另外方向车辆排长队等绿灯,致使交通率大大降底;在城市交通中,交通灯信号是管理交通网络的最重要元素,近年来城市交通车流量在大幅增长,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提高十字路口的通行率,对缓解交通阻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来司机只能通过收音机和电话服务台的方式了解道路状况,非常不便利,有时到了拥堵路段时才得知路堵了,后悔没有绕其它路;另外只有道路拥堵严重时交通警察才现场疏导,需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疏通,效率很底。
因此,现有的道路防拥堵系统和装置,司机不能根据道路情况选择行驶线路,更不能对路况拥堵情况进行有效了解,系统也不能根据路况信息智能干预道路通行情况,调节和控制车辆的线路,解决目前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前预测道路拥堵信息,提前进行分流和疏通车辆行驶缓慢的道路而提供一种智能交通防拥堵系统和装置,实现车辆通过智能导航设备避开拥堵路段;并可以让交通灯智能调节红绿灯工作状况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实时调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防拥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车载终端检测车速和确定车辆的位置;
二、服务器端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速和位置数据;
三、服务器端根据车速和位置数据计算道路拥堵指数;
四、车载终端接收服务器端数据并显示道路的拥堵状况;
五、车载终端的导航根据道路拥堵状况规划避让拥堵路段;
六、交通灯接收到控制指令自动调整各方向红绿灯。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中,车载终端通过GPS或WIFI或LBS或通信基站对车辆进行定位。所述步骤二中,服务器端通过统计分析模块整理各个车载终端的车速和位置数据。还包括步骤六,交通灯控制模块接收服务器端的数据并调整红绿灯的工作时长。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交通防拥堵装置,包括:车载终端、服务器端以及交通灯,上述服务器端包括:一服务器,该服务器与第一网络通信模块、第二网络通信模块、道路拥堵指数计算模块、以及统计分析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
上述车载终端包括:一设置有显示屏的司机端车载电脑,该司机端车载电脑设置有第三网络通信模块、车速测量模块以及定位模块;
上述交通灯是设置有控制模块的红绿信号灯。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二网络通信模块与智能交通指挥监控中心网络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块与设置有交通灯控制模块的交通灯网络通信连接。所述交通灯还设置有通信模块接收所述服务器的信号指令经由控制模块控制红绿信号切换时长。
本发明通过车载智能设备进行定位和道路拥堵判断,采用车载终端定位精确的特点,方便用户选择道路,同时也能够智能调节交通灯红绿灯工作状况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交通防拥堵系统和装置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智能交通防拥堵系统和装置,包括通过网络通信模块互联互通的车载终端、服务器端以及交通灯。
上述服务器端包括:一服务器,该服务器与第一网络通信模块、第二网络通信模块、道路拥堵指数计算模块、以及统计分析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上述的第二网络通信模块与智能交通指挥监控中心网络通信连接;上述的第一网络通信模块与设置有交通灯控制模块的交通灯网络通信连接。
上述车载终端包括:一设置有显示屏的司机端车载电脑,该司机端车载电脑设置有第三网络通信模块、车速测量模块以及定位模块。
上述交通灯是设置有控制模块的红绿信号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客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客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应用程序动态加载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