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胶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413.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奔达可汽车维修用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3/28;C08K13/02;C08K3/04;C08K3/36;C08K3/34;C08K3/06;C08K5/09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系统,其能将小尺寸的芯片附设到各种物品上,并且利用射频来传送和处理关于物品的信息;其一般包括用于探测物品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和用于读取存储在RFID电子标签内物品信息的阅读器,其中RFID电子标签具有芯片和与芯片连接的天线。使用时,将RFID电子标签附设在物品表面或插入物品中,即可实时探测到物品的实时信息。
由此可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将射频识别(RFID)系统应用到轮胎中对轮胎使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技术已成为当今轮胎的发展趋势;则在轮胎成型过程中,需将RFID电子标签封装到轮胎胎体中。然而,RFID电子标签无法直接贴固在轮胎胎侧内壁或外壁上,需在轮胎硫化过程一同封装在轮胎胎体中,而轮胎在硫化过程中,其硫化温度在200℃-250℃之间,压力大于30Bar,这样RFID电子标签在此恶劣安装条件下易造成损坏,使RFID电子标签的质量可能降低,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RFID电子标签在轮胎上的使用,如2013年04月17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2054195B发明专利公开的补片式RFID轮胎电子标签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第一步,半成品制备,先使用2层未硫化的橡胶片,把RFID射频电子标签夹持在中间,再通过压延设备进行平整、压合,并按尺寸要求进行裁切以制成半成品;第二步,硫化封装,将上述步骤制成的半成品置入硫化设备中,控制硫化时间为10分钟,硫化压力为0.4兆帕,温度为150℃,硫化后的硫化胶片四周边缘的厚度逐渐地减小;第三步,贴合灰胶片,在硫化胶片与灰胶片的一侧面分别涂附冷硫化胶水,在冷硫化胶水晾干后将两者压实以形成一个整体式部件。然而,此种补片式RFID轮胎电子标签装置,由于灰胶片主要采用天然橡胶单体制备而成的,天然橡胶具有气密性差和不耐高温的缺陷,这样,使灰胶片的粘性较差,其与轮胎内壁或外壁贴合后易发生脱落现象,进而导致RFID电子标签无法长期粘合在轮胎上使用。
鉴于上述理由,本发明人对上述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较佳的生胶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较佳的生胶片的制备方法。
一种生胶片,包括A组分和B组分,上述A组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组分制备而成:天然橡胶15-18千克,卤化丁基橡胶4-6千克,碳黑0.7-0.8千克,白碳黑5.4-5.8千克,陶土6.8-7.2千克,氧化锌0.38-0.43千克,硬脂酸0.07-0.10千克,聚乙二醇0.75-0.83千克,防老剂TMQ0.18-0.24千克,机油1.1-1.4千克,1102树脂2.15-2.3千克;上述B组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组分制备而成:不溶性硫磺236-239克,橡胶防焦剂165-168克,促进剂TMTD90-110克,促进剂NOBS9.5-11克,促进剂DIBS9.5-11克,促进剂DZ9.5-11克。
上述天然橡胶为型号是RSS3的泰国胶,上述碳黑的型号为N330。
上述天然橡胶的最佳重量为17千克,上述卤化丁基橡胶的最佳重量为5千克,上述碳黑的最佳重量为0.8千克,上述白碳黑的最佳重量为5.5千克,上述陶土的最佳重量为7千克,上述氧化锌的最佳重量为0.4千克,上述硬脂酸的最佳重量为0.1千克,上述聚乙二醇的最佳重量为0.8千克,上述防老剂TMQ的最佳重量为0.2千克,上述机油的最佳重量为1.2千克,上述1102树脂的最佳重量为2.25千克;上述不溶性硫磺的最佳重量为238克,橡胶防焦剂的最佳重量为166克,促进剂TMTD的最佳重量为100克,促进剂NOBS的最佳重量为100克,促进剂DIBS的最佳重量为100克,促进剂DZ的最佳重量为100克。
一种生胶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备料:称取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天然橡胶15-18千克,卤化丁基橡胶4-6千克,碳黑0.7-0.8千克,白碳黑5.4-5.8千克,陶土6.8-7.2千克,氧化锌0.38-0.43千克,硬脂酸0.07-0.10千克,聚乙二醇0.75-0.83千克,防老剂TMQ0.18-0.24千克,机油1.1-1.4千克,1102树脂2.15-2.3千克;B组分包括不溶性硫磺236-239克,橡胶防焦剂165-168克,促进剂TMTD90-110克,促进剂NOBS9.5-11克,促进剂DIBS9.5-11克,促进剂DZ9.5-11克;
2)半成品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奔达可汽车维修用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奔达可汽车维修用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