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605.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俞中杰;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20;G06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头顶 摄像头 监控 行人 计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视频场景中某一判定直线上,时间累积的前景矩阵来估计场景中的人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方向竖直向下;
第二步,设定两条判别直线,获得两直线上每一帧的前景坐标,采用减首帧法,即先记录没有行人的情况下的第一帧,以后的每一帧与第一帧做比较,判断是否是前景;
第三步,分别记录下设定的时间区间T内,两直线上每一帧背景与前景的数据,背景记为0,前景记为255,分别存储在两个矩阵z1,z2中,即两个时间-空间矩阵z1,z2;
第四步,分别遍历两个矩阵z1,z2,用两个二维矩阵zz1,zz2记录下z1,z2中前景点的坐标;
第五步,对二维矩阵zz1中元素进行聚类,得到类别数n和类别中心的坐标;
第六步,在二维矩阵zz2中,计算每个坐标与二维矩阵zz1聚类得到的每个中心的距离,与每个中心距离最小的所有坐标认为是一类,同时计算每一类的中心的坐标;
第七步,计算由聚类得到的每一对聚类中心在时间轴上的差,以此判断聚类中心,也即行人的移动方向;
第八步,人数统计及输出:根据每一段计数周期T内聚类中心的数目和移动方向,计算进入和走出该区域的人数,并输出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具体为:采用减首帧法来得到前景,即先记录没有行人的情况下的第一帧,以后的每一帧与第一帧做比较,判断是否是前景,而首帧,以及以后的每一帧的数据,都只需在两条预先设定好的判别直线上计算;所述减首帧法,首先把当前帧判别直线上每点的像素值转换为灰度值,灰度值大小为0到255),比较其与第一帧中该位置点灰度值的大小,若值大于阈值,则判断为前景点;若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比较当前帧与首帧图像彩色图像中红绿蓝三个通道,只要有一个通道的像素值的差小于阈值,也判断该点为前景点,否则就标记为背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两条判别直线之间的距离取10到20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生成了两个时间-空间矩阵z1和z2,该矩阵的行所在的方向表示视频中判别直线所在的行,该矩阵的列所在方向表示时间,该矩阵认为是判别直线上的各点的值对时间的积分,该矩阵元素的值为0或255,值为0表示该点在当时时刻为背景,值为255表示为前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具体为:从时间-空间矩阵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判别,若值为255,则记录其坐标于相应二维矩阵zz1或zz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使用均值漂移聚类方法对zz1进行聚类,均值漂移算法中的阈值bandwidth根据场景中行人的大小改变,也即根据摄像头安装的高度和摄像机的焦距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采用二维矩阵zz2中数据点与二维矩阵zz1的所有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为判别依据,与某一中心距离最小的点聚为一类,若视频的采样频率有变,则在聚类中心坐标的横纵坐标值上附加上权值,修正由采样频率变化带来的z1与z2矩阵的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中,比较对应两个聚类中心点在时间坐标上的大小,据此判断行人过两条判定直线的先后,从而得出行人的行走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头顶摄像头的监控行人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步中,行人数量的显示以T为周期,刷新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6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管道输煤首端站集中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批量配置网络设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