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及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666.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有;苏权;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连接 结构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通用底盘起重机等工程车辆具有载荷集中、整车重心高、副车架刚度远大于主车架刚度的特点。车辆行驶过程中,在震动或冲击载荷作用下,主车架其与副车架的连接过渡处易引发变形、开裂甚至断裂等问题,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因此,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对车辆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主副车架主要采用下述两种方式连接,一种是副车架下表面与主车架上表面尽可能长的贴合,通过长螺栓进行连接,这种主车架和副车架的刚性连接方式,应用到载荷集中的起重机等设备上时,行驶过程副车架的震动直接冲击到主车架,极易出现主车架故障。另一种如图5所示,副车架2’下设有连接座23’,主车架1’上设有连接座13’,两个连接座23’、13’通过套设有弹簧7’的螺栓连接,通过弹簧7’的弹性来减小主车架在连接过渡处的局部应力及变形;然而,该种方式中,主车架1’一直处于受力状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应力会继续增加,主车架1’仍然容易出现故障,而且需要在主副车架上布置大量连接座,各连接座上均采用套有弹簧的螺栓连接,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又能有效改善主车架受力状况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主车架受力状况、结构简单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其中,副车架的端部与主车架之间安装有缓冲支架,缓冲支架包括:底座,水平设置于主车架主梁的上表面;立板,位于底座中部的上方并垂直于底座设置;立板的第一侧朝向副车架,且立板与副车架相连接;至少部分位于立板第二侧的肋板,肋板分别与底座和立板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与主车架主梁之间夹设有第一弹性体。
进一步地,肋板至少为两个且互相平行;处于立板第二侧的肋板的上方连接有斜板,斜板具有凹弧段。
进一步地,斜板还具有与立板贴合的直段;肋板还具有延伸至立板第一侧的延伸段,延伸段上设置有支撑副车架的平板。
进一步地,肋板上设置有孔;肋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底座与主车架主梁通过纵向设置的第一螺栓连接,第一螺栓位于立板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主车架主梁和副车架通过多个纵向设置的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主车架主梁和副车架之间靠近各第二螺栓的位置夹设有第二弹性体。
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设置有上述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工程车辆包括起重机。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在副车架端部(对应副车架和主车架的连接过渡处)和主车架之间安装有缓冲支架,缓冲支架的底座设置在主车架主梁上表面,底座上设置有竖直的立板,副车架处于立板第一侧和底座限定出的区域内,立板第二侧和底座限定出的区域设置有连接二者的肋板,该缓冲支架的刚性远远小于主车架的刚度和副车架的刚度,相当于在主副车架之间安装了一个可弹性变形的柔性体,当主车架受到震动或冲击时,缓冲支架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用于缓冲主车架主梁受到的冲击载荷,从而有效降低主车架的局部应力和变形量,即可有效减少主车架在主副车架连接过渡处的开裂或断裂现象,提高了主车架的寿命以及车辆的行驶安全。而且,本发明提供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容易推广实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支架的侧视结构;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支架的立体结构;
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的侧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蓝类蔬菜收获机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反应源瓶的取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