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0172.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以及生物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是以微机电加工技术为基础,由微管路在芯片上形成网络,以可控微流体贯穿整个系统并完成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的一种技术。在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早期,芯片毛细管电泳是其主流技术,所用芯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开始向功能化、集成化方向飞速发展,诸如核酸扩增反应、免疫反应、细胞裂解等重要的生物和化学过程成为新的热点,而为了研究这些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在芯片上制作大量、独立、均一的微池,这些微池共同构成了微反应器阵列。
构建微反应器阵列需要分配试剂以形成大量、均一、独立的微池(见图1)。当前的试剂分配方式多种多样,如亲水管路式(CN1996009B)、真空负压式(CN101590389A)、离心式(US6627159, US20050199500A1, US2004120856A1, US6919058B2, US20030166265A1, WO9533986A1)等。
亲水管路式利用了液体试剂的毛细进样特性,试剂自动进入各个微池,然后用户再将主通道内的多余液体推出以保证微池的独立性。此方法的缺陷是需要用户在加样后进行二次操作,而且需要微池与大气连通以保证试剂能够正常毛细进样,在核酸扩增反应中,大气连通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真空负压式利用了PDMS等硅橡胶的吸气特性,试剂被吸入各个微池,然后再将主通道内的多余液体推出。与亲水管路式类似的是,此方法缺陷也是需要使用者二次操作。离心式是利用离心力将主通道内的试剂分配进入各个微池,离心后的主通道只剩余空气,这样各微池之间依靠空气自然隔离。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操作,缺陷是离心通常需要离心机,设备沉重,无法便携。
总之,这些方式或者会引发环境污染,或者需要用户二次操作,或者需要专业配套设备,均不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无需设备辅助,只需用户简单操作,试剂即可分配形成多个独立的微池,非常适合个人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微流控芯片,包括底片和盖片,所述底片和所述盖片封接为一体,所述芯片包括至少1个主通道和至少2个分别与所述主通道相连通的微池,所述主通道与至少1个加样孔相连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微流控芯片,包括底片和盖片,所述底片和所述盖片封接为一体,所述芯片包括至少1个主通道和至少2个分别与所述主通道相连通的微池,所述主通道与至少1个加样孔相连通;所述主通道还与至少1个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加样孔连通或者与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
上述底片和盖片紧密贴合;上述主通道、排气通道、加样孔、排气孔、微池等结构可以设置在底片上也可以设置在盖片上;只要设置在底片和盖片相接触的表面中的任一一面即可;在上下表面各设置一部分也可以。
上述微流控芯片中,每个所述微池与所述主通道直接连通或者通过连接通道连通,连接通道的作用是保证试剂在微池内更稳定的存在,避免试剂因外界扰动而溢出。
上述微流控芯片中,每个所述微池的间距相等或不等;每个所述微池的大小相等或不等;在芯片的制备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微池的大小和间距。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所述加样孔上设置腔体以方便试剂加样;可以是有盖的腔体,在加样完毕后,将盖闭合以保证所述芯片的封闭性。
上述微流控芯片中,排气通道能起到两个作用:
一是降低试剂分配的难度(即下面所述芯片甩动的力度),试剂在沿主通道移动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挤压进入排气通道,气体再通过排气孔排出,试剂分配速度大大加快。特别地,排气孔可以在所述腔体的内部,或者排气孔与加样孔重合(即排气通道和加样孔连通),此时气体只是在微流控芯片内部循环,也同时保证了芯片的封闭性。在此作用中,排气通道的尺寸、亲水性均无特殊要求。
二是聚集多余试剂,保证各微池之间的独立性。由于试剂的毛细作用特点,试剂更容易聚集在截面积更小或亲水性更强的通道内,这样当主通道内存在多余试剂时,试剂会自动被吸入排气通道,各微池不再有试剂连通。为了起到此作用,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比所述主通道的截面积小,或者所述排气通道的亲水性更强。
上述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底片和盖片的材料为高分子化合物、金属、玻璃、石英、硅、陶瓷、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和硅铝酸盐化合物;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聚碳酸酯、聚丙烯或聚乙烯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工装
- 下一篇:无线远程控制的光纤传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