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击特性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7861.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锋;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击 特性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防雷评估,特别涉及一种雷击特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对配电网来说由于网状的电网结构、遭雷概率大,再加上配电网的绝缘水平低,存在有大量的绝缘弱点,不但直接雷能造成危害、感应雷也能造成危害,而配电网的防雷,基本上没有直击雷保护措施,主要靠安装在电网上的避雷器保护,且在避雷器的使用、维护和接地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配电网的雷害事故较高,尤其是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经对大量的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证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雷击跳闸率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雷击时绝缘子的故障建弧率上。
当电网电容电流较小时采用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简单、经济,大多数由于雷击造成的瞬时性接地故障都能可靠消失,电网的供电可靠也较高;当电容电流增大到熄弧临界值以上时,由于大多数接地都不能可靠熄弧,会发展成为间歇性的弧光接地,或稳定的电弧接地,形成相间短路,则由于电网单相接地引起的事故就会增多,会对供电可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停电事故增多,此外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配零序保护,大多数瞬时故障都会使馈线开关跳闸,且由于故障电流大,开关要频繁开断,大的故障电流加大了开关触点的磨损,增大了检修工作量,由于故障电流大,还会引起故障点的地电位升高,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对通信线路造成干扰,因而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特别是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时,由于消弧装置始终把接地残流控制在10A以下,小于熄弧临界值,再加上消弧装置可减缓弧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大多数瞬时性接地电弧都能可靠熄灭,发展不成永久性的接地故障,即使发生了贯穿性的击穿也会由于接地电流小而使绝缘损坏的程度轻,便于维修,所以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有利的,同时也减少了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另一方面,串接在电抗器与地之间的阻尼电阻起着吸收能量和阻尼的作用,有效地抑制过电压的幅值。据ZXB系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现场试验证明,能把过电压的幅值限制到1.8Uφ以下。同时由于故障电流小,对通信线路的影响也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雷击特性评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10kV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差异性的评估雷击特性方法,针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为了能正确评估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差异性对雷击特性的影响,该方法通过构建10kV配网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将不同接地方式差异性对配网雷击特性量化评估选取合适雷害严重地区的10kV配电线路的改造建设及10kV配电线路防雷风险评估。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雷击特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10kV配网实际运行结构搭建对应的数学模型,
(1)建立-2.6/50μs双指数波作为雷电流等值数学模型,
其中-2.6/50μs双指数波的表达式为:
上式中,t为作用时间(s);Im为雷电流幅值(kA),雷电通道的等值波阻抗Z0在300~3000Ω间变动,雷电流小于5kA时,Z0约为数千欧姆;雷电流在5~30kA时,Z0的取值范围为900~600Ω;在大电流范围30~200kA内,Z0值的取值范围为300~60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