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4964.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良;王红柳;罗梅;肖正辉;陈洁洁;吴晓静;谭常春;李瀚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光伏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储能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光伏电池包括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和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且自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的导电面至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的导电面之间依次设置有正极层(2)、第一电解液层(3)、隔膜(4)、第二电解液层(5)和负极层(6);
所述正极层(2)的材料组成为原位生成的均匀富炭TiO2;所述均匀富炭TiO2是将酯类、乙醇、酸类、甲醛水溶液、间苯二酚、丁二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按质量比9-24:8:9:10-20:10:1-2:0.1制备而成的富炭TiO2,所述甲醛水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35%;
所述负极层(6)的材料组成为储能材料,选自碳材料、聚苯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层(2)的厚度为50-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酯类选自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中的一种;
所述酸类选自浓硫酸、浓硝酸中的一种;
所述碳材料选自炭气凝胶、乙炔黑、聚偏氟乙烯(PVDF)中的两种或三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层(3)、第二电解液层(5)均由液态电解液构成;所述液态电解液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与一甲基三乙基四氟硼酸铵、四乙基四氟硼酸铵中的一种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形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4)选自聚丙烯膜、隔膜纸或高分子半透膜中的一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
a、将滴加过粘合剂的均匀富炭TiO2研磨至粘稠状,一次性涂覆在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的导电面上,130℃下烘干形成富炭TiO2层,然后将所述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浸泡在光敏染料中12-24小时后烘干形成正极层(2);
将滴加过粘合剂的储能材料粉体研磨至粘稠状,一次性涂覆在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的导电面上,130℃下烘干形成负极层(6);
b、在正极层(2)和负极层(6)之间插入隔膜(4),压合后注入液态电解质,分别在正极层(2)与隔膜(4)之间形成第一电解液层(3)、在负极层(6)与隔膜(4)之间形成第二电解液层(5),再将构成的层结构在外周进行密封形成储能光伏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染料选自N3、N719、C106;所述粘合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0.15mol/L的醋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9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状态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离子加热即热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