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801.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峰;王凡 |
主分类号: | F28B7/00 | 分类号: | F28B7/00;F28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冷 混合 运行 蒸汽 轮机 冷却系统 | ||
1.一种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M台蒸汽轮机A连通的湿冷系统(1)和与N台蒸汽轮机B连通的空冷系统(2),M≥1,N≥1,还包括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湿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5)、空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6)和控制中心(7),所述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与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用联通管路相连通;其中,
所述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设置在湿冷系统(1)与蒸汽轮机A(8)连接的乏汽管路上,用于调节湿冷系统(1)的冷却负荷;
所述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设置在空冷系统(2)与蒸汽轮机B(9)连接的乏汽管路上,用于调节空冷系统(2)的冷却负荷;
与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相连接的所述湿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5),用于采集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的冷却负荷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控制中心(7),同时接收控制中心(7)发送的负荷配送信号;
与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相连接的所述空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6),用于采集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的冷却负荷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控制中心(7),同时接收控制中心(7)发送的负荷配送信号;
所述控制中心(7)分别与湿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5)和空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6)电连接,用于接收湿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5)和空冷负荷配送控制单元(6)发送的冷却负荷数据,并分析处理冷却负荷数据,确定冷却负荷配送比例,并发送负荷配送信号给控制单元(5)和(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系统(1)与1台蒸汽轮机A连通,所述空冷系统(2)与1台蒸汽轮机B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系统(1)与2台蒸汽轮机A连通,所述空冷系统(2)与1台蒸汽轮机B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系统(1)与3台蒸汽轮机A连通,所述空冷系统(2)与1台蒸汽轮机B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为自动或手动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为自动或手动调节阀。
7.一种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与蒸汽轮机A连通的湿冷系统(1)或与蒸汽轮机B连通的空冷系统(2)的富裕冷却能力,提高整体冷却能力,并节约湿冷系统(1)的用水量,包括:
在湿冷系统(1)和空冷系统(2)进行各自冷却工作运行中,控制单元(5)、(6)分别采集湿冷系统(1)、空冷系统(2)的富裕或缺乏冷却能力数据,把数据发给控制中心(7);
控制中心(7)根据收到的湿冷系统(1)和空冷系统(2)的富裕或缺乏能力数据,检查湿冷系统(1)和空冷系统(2)的工作状况,并分析处理湿冷或空冷负荷数据;
控制中心(7)根据分析处理的湿冷或空冷负荷结果,决定湿冷或空冷负荷配送比例,并发负荷配送信号给控制单元(5)和(6);
控制单元(5)、(6)接受控制中心(7)发来的负荷配送信号后,分别发出配送指令给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让湿冷负荷配送单元(3)和空冷负荷配送单元(4)动作,将湿冷负荷向空冷系统(2)配送,或将空冷负荷向湿冷系统(1)配送,从而使湿冷系统(1)和空冷系统(2)的冷却能力有机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夏季时,所述控制单元(5)采集湿冷系统(1)的富裕冷却能力数据,所述控制单元(6)采集空冷系统(2)缺乏冷却能力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冷和湿冷混合运行的蒸汽轮机乏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冬季时,所述控制单元(5)采集湿冷系统(1)的乏汽冷却能力数据,所述控制单元(6)采集空冷系统(2)富裕冷却能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峰;王凡,未经李俊峰;王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8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笔套
- 下一篇:一种含塞来昔布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