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钢的真空发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6833.9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左孝青;王俊;陆建生;周芸;刘荣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0 | 分类号: | C22C33/00;C22C38/00;C22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真空 发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钢的真空发泡制备方法,属于泡沫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沫钢独特的孔结构,使得其兼有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特点。作为结构材料,它具有轻质和高比强度的特点;作为功能材料,它具备吸声、隔声、隔热、散热、阻燃、减震、吸收冲击能电磁屏蔽等多种性能,因此,泡沫钢在航天、航空、运输、电子、军工、化工、环保、能源、机械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泡沫钢的制备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熔体发泡法。粉末冶金法虽然能制备出孔隙率较高、力学性能较好的泡沫钢,但粉末冶金法存在成本高、制品尺寸小等不足;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钢,存在孔隙率低及孔结构不均匀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钢存在着成本高、制品尺寸受限,以及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钢的孔隙率低及孔结构难以控制等不足,提供一种泡沫钢的真空发泡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泡沫钢的真空发泡制备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钢熔化:将钢加热到1580~1530℃,并保温2h;
(2)钢熔体增粘:向步骤(1)保温后的熔化钢中加入钢体积10~15%的增粘剂,然后进行搅拌增粘;
(3)钢熔体中初始气孔的产生:向步骤(2)增粘后的钢熔体中按钢质量的0.05~0.15%添加Gr2N,然后进行搅拌5~8min,使钢熔体中产生分布均匀、数量众多、孔径为0.02~0.2mm的初始气孔;
(4)真空发泡:将步骤(3)所得熔体加盖密封并抽真空,在真空度为1~10Pa下进行真空发泡5~25s;
(5)泡沫钢熔体冷却:将步骤(4)真空发泡后的泡沫钢熔体在真空条件下冷却凝固,最终得到孔隙率为70~85%、孔径为0.5~5mm的泡沫钢。
所述步骤(1)中钢是碳含量为0.20~0.77%的碳钢,其熔点为1530~1480℃,熔化温度为1580~1530℃。
所述步骤(2)的增粘剂是粒度为10μm的SiC。
所述步骤(2)的增粘剂先进预处理,即加热至1500℃,并保温3h。
所述步骤(2)的搅拌是搅拌速度为1500~2500r/min、搅拌时间为8~15min。
所述步骤(3)中Gr2N的粒度为20μm。
所述步骤(3)的搅拌是在搅拌速率为1500~2500r/min下进行。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1、初始气孔产生原理
向SiC增粘后的钢熔体中添加Gr2N后搅拌,Gr2N分解产生的氮气滞留、分散在钢液中而产生初始气孔。
(1)初始气体量
Gr2N的加入量为m(g),Gr2N的分解反应为:
(1)
假设Gr2N完全分解,分解产生的氮气质量为m1(g)、体积为A(cm3),则:
m1=(28×m)/236 (2)
A=(28×m)/(236×1.25×10-3)(cm3) (3)
(2)初始气孔控制原理
Gr2N分解产生的氮气在搅拌作用下,一部分逸出,一部分保留在钢熔体中形成初始气孔,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搅拌时间的延长,N2保留量减少而初始气孔的分散均匀性提高、孔径降低。通过控制Gr2N加入量、搅拌速率时间和搅拌时间,可在钢熔体中产生分布均匀、数量众多、孔径为0.02~0.2mm的初始气孔。表1为初始气孔形成的实验数据:
表1 初始气孔形成实验数据
设Gr2N完全分解后的气体量为A(cm3)、搅拌速度为v(r/min)、搅拌时间为t(min),搅拌后气体保留量为a(cm3)、搅拌后初始气孔平均半径为r(mm)。
当搅拌速度为1500r/min时,由实验可得气体保留量及初始气孔平均半径与搅拌时间的关系为:
a=2.5×10-3A/t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6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