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抑郁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9939.2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金城;樊明;夏超;刘媛;张桂森;祁超;陈国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86 | 分类号: | C07D311/86;A61K31/352;A61K31/4025;A61K31/5377;A61P2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吕鹏涛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抑郁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呫吨酮类化合物以及其在抗抑郁药物中的运用。
背景技术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抑郁症位列全球疾病负担第三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4.3%,预测其患病率至2020年将仅次于心脏病位居第二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甚为复杂,诱因较多,这就给开发抗抑郁药物带来不少困难。
根据临床的研究结果,形成各种学说来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假说:单胺类神经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失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假说等,其中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单胺类神经假说。单胺类神经假说是最早提出的假说,该假说推断抑郁症病发是由于脑内单胺类物质的减少与缺失。早期的临床发现,抗结核药物异丙肼能够提高突触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此外,降压药利血平可以减少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使部分患者出现了抑郁症症状。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抗抑郁药物可以提高突触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现在上市的抗抑郁药物也大多基于这个的理论开发的,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
至今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大多数药物伴随较大的毒副作用,寻求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抗抑郁药一直是研究者所努力的方向。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头,目前临床上运用的药物中,约1/3来之于天然产物。呫吨酮又叫二苯并γ-吡喃酮,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或微生物中,是药用植物的一种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母核上的取代基种类和位置的不同,使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抑郁、抗病毒等药理活性。
本发明发现部分胺烷基类呫吨酮对比于对照品文拉法辛具有很好的抗抑郁活性,具有发展成为治疗抑郁症良好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抑郁活性的胺烷基类呫吨酮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在抗抑郁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6烷氧基、硝基、氰基、-CH2R3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硝基、氰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R2为取代氨基或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氮杂环,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1~6烷基、C1~6卤代烷基、硝基、氰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1选自氢、氟、氯、溴、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1~3硝基烷基、C1~3氰基烷基、C1~3烷氧基、硝基、氰基、-CH2R3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的,R1选自氢、氯、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1~3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2为C1~6烷基单取代或双取代的氨基或者C1~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氮杂环。
进一步优选的,R2为C1~6烷基双取代的氨基,C1~3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吡咯烷基、咪唑基、吡唑基、吗啉基、巯基吗啉基或哌嗪基。
更进一步优选的,R2为或n为0~2(即n为0、1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9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