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7621.0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柳秉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邦迪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C37/26 | 分类号: | B21C37/26;B21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董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管 制造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形状的“L“型翅(L-FIN)的翅片的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由压缩器、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中,换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
所述换热器互相交换周围的温度和热,同时,将传热媒体的制冷剂从液体转换为气体或从气体转换为液体,并利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吸收或热放出用于冷气或暖气或冷藏或温藏。
换热器可根据其形状进行区分,其中作为广泛使用的换热器具有在制冷剂管结合冷却翅而形成的翅片管(turn-fin tube)。
所述翅片管主要使用于冰箱等家电产品,制冷剂在制冷剂管进行循环的同时,通过其制冷剂管的管壁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并通过卷绕于制冷剂管的外周面的翅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所述翅片管是通过加工管的外侧来形成翅,从而使管和翅形成为一体,或分别供应管和翅而在管的外侧面卷绕翅来制作。
翅片还有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L”字形的“L”型翅(L-fin)的翅片,而且,制造各种各样的所述L-翅型的翅片管。
图1是在现有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中示出将翅片卷绕于管的方法的示例图,图2是在现有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中示出分别在翅片的两侧面进行轧制的状态的示例图,图3是在现有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中示出轧制翅片的状态的示例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现有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中,在两侧轧制卷绕于管400的翅片500的轧辊包括以垂直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沿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一水平轧辊310和第二水平轧辊320。
在翅片500的一侧面形成有通过第一水平轧辊310的第一轧制面311进行轧制的第一轧制部PA1,第一轧制部PA1沿接线方向形成。
在翅片500的另一侧面形成有通过第二水平轧辊320的第二轧制面312进行轧制的第二轧制部PA2,第二轧制部PA2也沿接线方向形成。
即,翅片500的两侧面沿接线方向被轧制,因此,第一轧制部PA1及第二轧制部PA2的面积小,由此单位时间期间的轧制量也少。
如上所述,由于翅片500的两侧面全部沿接线方向被轧制,因此,轧制后的翅片500的翅部501的厚度减少为相当于被第一水平轧辊310和第二水平轧辊320轧制的量的厚度。
而且,由于翅部501的厚度减少而翅部501变长,因此,会产生翅部501的外周断开或断裂等现象。
卷绕于管400而成为翅片500的状态下,翅部501也会发生歪倒或倒下等变形。
因此,翅部501不能充分被展开,由此卷绕于管400的翅片500的基部502和翅部501的角度很难成直角,因此,难以制造良好的L-翅型的翅片。
发明内容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良好形状的“L”型翅(L-FIN)的翅片的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翅片管的制造装置,其包括:轧制弯曲部,按步骤轧制及弯曲所供应的长条而在所述长条形成基部和翅部;轧制卷绕部,进一步轧制从所述轧制弯曲部供应的长条的所述翅部的两侧面,同时所述长条以螺线形卷绕在管的外面而形成翅片,所述管通过管供应部以直线形提供;以及旋转驱动部,其固定通过所述轧制卷绕部的管的一端部,旋转所述管的同时,朝所述管的长度方向进行传送。
在此,所述轧制卷绕部,可包括:垂直轧辊,其沿轴线形成有穿孔以使从所述管供应部供应的管穿过而传送,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并通过第一轧制面沿所述管的传送方向加压卷绕于所述管的长条的所述翅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一轧制面以所述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形成于排放所述管的一侧;水平轧辊,其形成于所述垂直轧辊的一侧,通过第二轧制面沿所述管的传送方向的相反方向加压卷绕于所述管的长条的所述翅部的另一侧面,所述第二轧制面以与所述垂直轧辊的轴线垂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形成于圆周面。
所述第一轧制面可沿圆周方向轧制卷绕于所述管的长条的所述翅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轧制面可沿接线方向轧制卷绕于所述管的长条的所述翅部的另一侧面。
在所述垂直轧辊的另一侧,可包括:管导向件,其结合于所述垂直轧辊,沿着轴线贯穿形成有导向孔,而朝所述穿孔引导从所述管供应部供应的管;支撑壳体,其设置于所述管导向件的外侧,支撑所述管导向件使其旋转;以及调整部,其具备用于控制所述管导向件的转速的第一伺服马达。
在所述水平轧辊可具备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轧辊的转速的第二伺服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邦迪株式会社,未经韩国邦迪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7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
- 下一篇: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与开关柜下门之间的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