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旧沥青路面联结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2613.7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韦武举;朱磊;刘伟;李强;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裴咏萍 |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旧 沥青路面 联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旧沥青路面联结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旧沥青路面整治的联结层。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路面往往会产生多种病害,而现有对沥青路面进行整治的工程,通常关注的重点倾向在路基、路面材料及其结构组合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如加厚沥青面层或增加新铺面层以提高结构承载力、改善行车舒适性,但新旧路面层间的粘结、防水、应力吸收以及耐久性等方面容易被忽略。而在增加新铺面层时,仅在旧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如型号为PC-3的阳离子乳化沥青)之后就进行新路面的铺筑,新旧路面层间的粘结性能不够,由此将导致因层间联结失效而出现的推移、拥包、网裂、翻浆等病害,沥青路面的整体状况不但未得以改善反而继续恶化。
同时,目前国内现行沥青路面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中,对新旧路面层间处治工艺、层间采用何种方案的规定都是比较简单,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描述,在实际施工时更多是凭经验确定。且施工完成后,由于对新旧路面层间处治效果缺乏相关的试验验证标准,只能在通车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相关问题:若粘结质量不好,通车后易发生层间剪切破坏,产生推移、拥包等病害;若在新旧路面层间防水效果不好,在车辆荷载和雨水(含融雪)的综合作用下,很容易出现网裂、翻浆等水损坏。由于无法在施工前确定最佳治理方案,甚至无法在施工时确定处治效果以方便及时修补,只能在使用后发现病害,再重新治理,这样反复施工,既影响交通,又浪费人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新旧沥青路面层间具有较好粘接性能的联结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旧沥青路面联结层,该联结层设于旧沥青路面和新沥青路面之间,以道路石油沥青为基体,其中均匀分布有集料;道路石油沥青用量为1.2~1.6kg/m2,优选用量为1.4kg/m2的90号道路石油沥青;集料粒径为4.75~9.5mm,用量为4.3~6.0kg/m2,可采用岩性碎石,优选用量为5.2 kg/m2的石灰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联结层在沥青路面整治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旧沥青路面处理;
(2)在处理后的旧沥青路面表面铺设上述联结层,碾压平整;
(3)在所述联结层表面铺设新沥青路面。
其中,步骤(1)中旧沥青路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彻底清除旧沥青路面表面的泥土、杂物,并使旧沥青路面表面矿料外露,对旧沥青路面表面松散、裂缝及坑槽予以处理。步骤(2)中联结层铺设包括以下步骤:喷洒道路石油沥青,同时撒布集料,集料撒布完成后即用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2~3遍。步骤(3)中铺设的新沥青路面采用AC-16沥青混合料;AC-16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4.9%; AC-16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包括粒径为10~20mm的1#料、粒径为5~10mm的2#料、粒径为3~5mm的3#料、粒径为0~3mm的4#料以及矿粉,且重量比为31:24:10:3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联结层在制备沥青路面整治试件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在旧沥青路面的同一断面处钻取多个旧芯样,将旧芯样放置在复合车辙板试模中;
(2)向步骤(1)放入旧芯样的复合车辙板试模中注入水泥砂浆,使芯样在复合车辙板试模中固定且水平高度一致,养护;养护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优选48h;
(3)用钢刷将旧芯样表面灰尘、杂物清理干净,并使其表面石料出现裸露部分;
(4)在旧芯样表面铺设所述联结层,碾压平整;
(5)在联结层表面铺设新沥青路面,并利用车辙成型仪成型,养护,制得复合试件;养护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优选24h;
(6)在复合试件的旧芯样处钻取新芯样,即得所述沥青路面整治试件。
其中,步骤(1)中采用钻芯机钻取旧芯样,直径为150mm,厚度为40~50mm;复合车辙板试模尺寸为300mm×300mm×100mm。步骤(5)中新沥青路面的厚度为40~50mm。步骤(6)中新芯样的直径为100m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管板式热管余热回收器
- 下一篇:一种铜烟灰中砷的湿法开路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