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低正压加热真空干燥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731.6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凯;宋修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文凯 |
主分类号: | F26B7/00 | 分类号: | F26B7/00;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浸式 电流 互感器 正压 加热 真空 干燥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器材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绝缘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35kv及以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主要电力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计量和继电保护之用。长期以来在运行中因互感器爆炸起火引起的恶性责任事故很多,甚至还出现过人身伤亡事故。因此电力部门加大了对互感器的监测力度,在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中,有的出现介质损耗指标增大,有的出现变压器油中含水和气体超标,还有的出现气体剧增使互感器膨胀器永久变形(俗称冒顶),当发现上述问题在群体中出现数量较多时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只能全部更换退出运行。
介质损耗指标是考核绝缘质量重要试验项目之一,国家标准要求500KV介损值≤0.4%、330KV以下≤0.5%。在生产过程中,该指标有的最小可达0.2%以下,有的合格,也是处在不合格边缘上,个别出现不合格。并且该指标在不同时期出现增大,有的在储运安装时,有的在运行几个月、几年、十几年出现。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制造商的高度重视,虽然在设计和工艺等方面作了一些调整与改进,但上述问题仍时有出现,无法根本解决。
发明人在互感器厂工作多年,参加过多次互感器质量问题和恶性事故的现场解剖和分析会,为用户服务走遍全国,但是一直存在疑问,互感器的绝缘处理是在一套非常完整的工艺装备和严格的工艺纪律下进行的,并采用微正压全密封式结构,变压器油并不与大气接触,那么变压器油中的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气体剧增使互感器膨胀器永久变形,为什么大多数互感器不出现问题,至今还在电网运行,在对互感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质量问题否定后,认为互感器的真空处理肯定有问题。
传统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热风循环真空干燥处理工艺是由加热系统、热风循环自闭系统、真空系统和测温系统来完成。
(1)、加热系统是由沿真空罐罐壁自上而下均匀辅设的蒸汽或导热油管道构成。(2)、热风循环自闭系统由真空罐壁一侧两端各开一孔并用管件与设置在罐外的风机连接起来组成。(3)、真空系统由真空罐、真空表、冷凝器、真空泵和增压泵组成。(4)、测温系统由真空罐内分上中下位置设置的3只测温探头与设置在真空罐外的3块温度表连接起来组成。
热风循环真空干燥处理工艺基本过程(以220KV电流互感器为例):
1、把若干台互感器置入真空罐内,扣上罐盖启动加热系统进行预热,再启动热风循环自闭系统,开始加热,当真空罐内温度达到110±5度时保持30小时。
2、停止热风循环,启动真空泵开始时间不等的低真空作业,用时约40小时,次数约为14次。
3、停止低真空作业,第二次启动热风循环系统并保持24小时。
4、停止热风循环,启动真空泵和增压真空泵连续进行约84小时高真空作业,当真空残压在4小时内维持在60Pa以下并定时测量露点合格后,整个处理过程结束,用时约210小时以上。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申请人经过分析认为,造成互感器绝缘性能不合格和出现的分散性大、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是该工艺不能使每台互感器在真空罐内达到绝缘内外温度一致以满足水的最佳汽化温度110度所致,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热系统加热元件是沿罐壁设置的,必然引起互感器因离罐壁远近不同而受热不均,同时热风循环过程中真空罐内的热风通道在诸多互感器作用下变得杂乱无章,产生的热风盲弱区也必然影响互感器均匀受热。
2、 在第一次停止热风循环期间进行了十余次时间不等的低真空作业,使外部绝缘中产生的水蒸汽尽快尽早被抽出造成内部绝缘因外部绝缘失水而降低了外部绝缘的导热性,使内部绝缘受热困难,同时也造成罐内因失去水蒸汽的导热媒介作用而使互感器变成幅射受热,受热难度加大。
3、 实施24小时热风循环主要为了恢复低真空作业中造成的罐内温度下降,但此时因大量水蒸汽已经被抽出而加热效率并不高。
4、 互感器主绝缘是用高压电缆纸带沿高压绕组一层一层包扎而成的,其厚度是根据各部位电场强度而设定的,最厚处绝缘半径约150毫米,具有紧密、厚实、无气隙和不易受热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文凯,未经宋文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采面设备车步进式移动装置
- 下一篇:水平断管安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