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散增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73176.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仇植;宋厚春;吴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04;B29C69/00;B29C47/00;B29C55/14;B29C59/04;B32B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扩散增亮薄膜,包括扩散膜、以及位于所述扩散膜上的增亮层,所述扩散膜包括一层或多层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包括基材树脂及均匀分散在基材树脂中的光扩散剂,所述光扩散剂与基材树脂折射率差绝对值在0.01-0.4之间;所述增亮层由若干微结构按照线性结构或非线性结构排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上复合有至少一层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位于扩散层外侧、或扩散层与增亮层之间、或扩散层与扩散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聚乳酸、聚氨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聚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基二亚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剂包括无机微粒、有机微粒、热塑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微粒包括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氧化铝、氧化锌、硫化钡、碳酸钙、硫酸钡、硅酸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微粒包括丙烯酸微粒、聚氨酯微粒、聚苯乙烯微粒、硅酮微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包括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醚、环状聚烯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剂分散后在基材树脂中形成若干光扩散粒子,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5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中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颜料、染料、荧光增白剂、抗氧剂、耐热剂、耐光剂、耐候剂、静电防止剂、相容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层的材料为聚合物树脂,所述聚合物树脂为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光敏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为丙烯酸酯树脂或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光敏树脂包括丙烯酸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聚胺基甲酸酯、丙烯酸环氧酯、甲基丙烯酸环氧酯、丙烯酸聚酯、甲基丙烯酸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层的厚度范围为0.04mm-0.06mm,增亮层中的微结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多角锥形、圆锥形、半球形、以及表面具有凸起结构的无规则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增亮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扩散层原材料分别加入相应的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真空抽气,除去水分,经熔体过滤器、计量泵、熔体管和模头,形成熔体膜;
S2、熔体膜在激冷辊表面冷却,形成膜片;
S3、膜片经镀铬或陶瓷棍预热后进行纵向拉伸,冷却后得到纵向拉伸的膜片;
S4、纵向拉伸的膜片经链夹夹持导入横幅拉伸机中,热循环风预热后进行横向拉伸,并进行热定型,使宽度方向松弛,冷却后得到双向拉伸的膜片;
S5、双向拉伸的膜片由导向装置进入固化成型机,采用凹版涂布或刮刀使得至少一个表面涂布光敏组合物,送入微结构成型棍,紫外线照射固化组合物,形成微结构;
S6、膜片进入牵引机和收卷机,进行分切和保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熔融温度为270-28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冷却温度为25-45℃。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预热温度为80-100℃,纵向拉伸温度为90-120℃,纵向拉伸倍数为3-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3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板、液晶面板及偏光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光片、背光源以及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