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6449.0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鲍杰;张艳萍;张奇玮;唐洪庆;周祖英;侯龙;阮锡超;聂阳波;刘世龙;王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5 | 分类号: | G01N2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飞行 时间 快中子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块闪烁体单元组成闪烁体阵列,使闪烁体阵列与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进行耦合,将耦合后的整个探测器设置在距离中子源较远位置,将样品设置在距离中子源较近位置,利用中子飞行时间方法进行测量,得到每个闪烁体单元探测器的飞行时间谱,对每个像元的能谱作卡阈处理,通过选取时间窗剔除干扰因素得到每个闪烁体单元探测器上的有效计数,将各闪烁体单元探测器上的有效计数按阵列排列后得到只是源中子起作用的二维图像。
2.一种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系统,包括置于屏蔽墙内的中子源,屏蔽墙上设有准直孔道,在正对所述准直孔道出口较近位置设有样品,在正对所述准直孔道出口较远位置设有闪烁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体探测器包括由多块闪烁体单元组成闪烁体阵列,闪烁体阵列与位置灵敏探测器耦合,每个闪烁体单元探测器的阳极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体单元为3mm×3mm×100mm的立方体,一个3mm×3mm的面与位置灵敏探测器耦合,其余5个面用铝箔覆盖或喷铝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小尺寸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或者二极管作为位置灵敏探测器组成阵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靶面切线方向同准直器中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飞行时间法的快中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探测器输出快信号被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转换成飞行时间信号,并通过可以调节的甄别阈剔除干扰信号,然后通过地址编码器确定探测器的位置,从而实现二维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64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装置
- 下一篇:压强均匀的多极磁性流体密封能力测试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