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的折叠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024.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语莫;冯天翔;别晓锐;杨彦鹏;刘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钛航轮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折叠后便于装包携带的折叠自行车设计,属于自行车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由于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越发严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或地铁出行,但由于公交和地铁线路网络并不能完全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这就使绿色出行总会有一些真空区。所以可以灵活折叠、便于存放的自行车在保证绿色出行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与其他交通线路衔接起来,形成一条连续的绿色出行路线。
但是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地区规定不允许乘客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地铁及公交车,若将自行车规则折叠放入背包中便可以随身携带。目前市面上的折叠自行车,多数在折叠后虽体积较小,但形状并不规整,不容易存放于背包中;少数折叠后形状规整的自行车,折叠方式又很复杂,这就给很多喜爱“公交+骑车”出行的人们造成了了困扰。于是本设计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应用双摇杆机构的两个死点位置实现了一种便携式的折叠自行车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一般自行车车架的架构基础上通过应用双摇杆的两个死点位置实现了一种折叠后形状扁平,便于装包携带的折叠自行车设计。
折叠车的结构本身存在着矛盾,就是既要保证车体在折叠时的灵活性,又要保证车体在骑行时的稳定性。而双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组双摇杆机构通过变换驱动端可以存在两个死点,这很好地对应了折叠自行车打开与折叠的两种状态。同时自行车的后叉与车梁本身可以组成一个四杆机构,通过这两组四杆机构的叠加便可以实现车体更为充分的折叠。在折叠的锁紧结构设计中,又加入了一组曲柄滑块机构以确保骑行时的稳定性。
这三组四杆机构的杆长确定方法是本设计的关键,主要采用的是作图法,在求得的理论值基础上通过三维建模进行微调、实验,最终确定杆长。除这三组四杆机构外,还包括其余的必要折叠部分以保证折叠后的车体便于装入背包中。
一种便携式的折叠自行车,包括:前叉2前轮3、车梁4、中轴6、后下叉7、后轮8、后上叉9、座管12、翻折车座13、车把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 车把翻折座1、下联动杆5、转动联动杆10、固定销连杆11、折叠固定销15;车架的折叠机构包括四组四杆机构,其中包括关于车梁4对称的两组双摇杆和关于车梁4对称的两组曲柄摇杆;第一转动副21在车梁中部,第二转动副22在中轴附近且不与中轴重合,第三转动副23在车梁尾部,第四转动副24在座管中部,第五转动副25为后上叉与后下叉的交点;第一转动副21与第二转动副22之间的杆为下联动杆5;第一转动21副与第三转动副23之间的杆为车梁4的后半部分;第二转动副22与第四转动副24之间的杆为转动联动杆10;第二转动副22与第五转动副25之间的杆为后下叉7;第三转动副23与第五转动副25之间的杆为后上叉9;其中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四转动副24、第三转动副23及它们之间的杆件组成了双摇杆机构;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五转动副25、第三转动副23及它们之间的杆件组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在骑行状态时,第二转动副22、第三转动副23、第四转动副24共线构成死点,使得转动联动杆10与座管共线12;在折叠状态时,第二转动副22、第一转动副21、第四转动副24共线构成死点,使得下联动杆5与转动联动杆10共线。
两个死点位置对应折叠自行车骑行与折叠两种状态,兼顾骑行时的稳定性与折叠后尺寸的便携性。第一转动副21、第二转动副22、第五转动副25、第三转动副23组成了曲柄摇杆机构使得折叠后前后轮距减小。在骑行状态时,第二转动副22、第三转动副23、第四转动副24共线构成死点,使得转动联动杆10与座管共线12,此时人体重力有约70%的分量将沿座管12的方向施加在双摇杆机构上,这部分力并不会引起双摇杆机构的运动,其余30%的分力由固定销连杆11承担;在折叠状态时,第二转动副22、第一转动副21、第四转动副24共线构成死点,使得下联动杆5与转动联动杆10共线,此时车架折叠机构使得座管与车梁之间的夹角最小的同时前后轮距也极大地减小,横纵两方向的尺寸缩小实现了折叠的效果。
曲柄滑块是固定车架的关键机构,但并不影响车架的折叠过程,滑块简化为圆柱形的固定销,固定方式为插销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钛航轮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宇钛航轮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