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复配体系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0998.7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沈一蕊;许虎君;王国政;毛建明;马杜媚;孙鹤;张美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3/47 | 分类号: | C07C233/47;C07C231/12;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酰基乙二胺二 丙酸 钠复配 体系 三次采油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及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石油储存量日益减少,所以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刻不容缓。
石油开采过程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次、二次采油均为物理方法采油,通常可采出30%~40%的原油,三次采油通过强化采油措施,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到80%~85%。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而表面活性剂驱在化学驱中占有重要地位,表面活性剂无论是作为主剂还是作为助剂驱油,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隋智慧.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6(1):7-10.)
国外对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目前已报道合成的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季铵盐等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等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等。近年主要集中在对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上,其它相关报道相对较少。
用于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剂主要需要满足高表面活性、高稳定性、耐温抗盐、粘度高、水溶性好、低吸附、低成本等条件。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对原油有很好的增溶作用,良好的抗盐、抗沉积和润湿性能。因而,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堵水、调剖和开发底渗透率薄油层方面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含有酰胺官能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比起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有着更好的生物降解性、温和性、热稳定性和抗水解能力,国内外对含有酰胺官能团的双子表面活性剂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课题对双子酰胺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行研究,由于反应较简单,原料来源方便,对于采油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研究价值,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我国在采油领域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所研究的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应用于三次采油,利用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与其他表面活性剂良好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使其达到低界面张力,满足三次采油的需要。
这种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的复配体系,有较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同时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合成简单,成本低廉,耐盐性和生物降解性良好,在无碱的条件下其复配体系满足三次采油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的结构通式是:
其中:R分别为C11H23、C13H27、C15H31(对应所用的脂肪酸分别为:C12、C14、C16酸)。
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复配体系指的是其与甜菜碱(C16)和正丁醇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复配体系。
与甜菜碱(C16)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测定时,质量分数(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甜菜碱(C16)为1∶9,2∶8,3∶7)。
测定C14和C16的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与正丁醇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时,用硬水配成含正丁醇质量分数为0.4%、分别含C14和C16的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质量分数为0.3%的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与正丁醇的复配体系界面张力达到10-3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与甜菜碱(C16)复配体系界面张力达到10-2数量级,可用于三次采油,可极大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2.本发明复配体系中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由乙二胺、丙烯酸甲酯、脂肪酰氯通过胺化、酰化、皂化合成,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该合成成本低,同时合成步骤简单,操作可行。另一复配物质甜菜碱来源也较广泛。
3.本发明中的复配体系耐盐、耐硬水性好,又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表面活性强,适用于三次采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烯类有机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精度薄板端面/侧面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