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0129.4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彭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苑健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操作时无需考虑触控点的物理位置从而可以实现“盲操作” 的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显示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日益广泛,一方面是触控屏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化触控控制设备,另一方面是触控屏电视等大型触控控制设备,这均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成为发展的趋势。但对小型触控屏设备来说,传统的触控操作方法误操作几率很大,尤其在操作对象较小、较密集的情况下,需要仔细观察和准确操作才行;而对大型的触控操作设备来说,又因为手指乃至胳膊的操作范围有限,而需要来回走动操作,操作不便且易遮挡画面。以上均影响操作的效率且体验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控操作时无需考虑触控点的物理位置从而可以实现“盲操作” 的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该操作方法不受触控点物理位置的影响,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触控点的特征值,该特征值用于唯一确定所述触控点;
S2、根据所述特征值将触控点与操作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S3、触控操作时按照所述关联关系触发操作对象。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触控点的特征值包括触控点数目、触控点的相对位置、触控点的相对距离、触控点面积大小、触控点组成的形状、触控点坐标、触控点的触控力度和触控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还包括对操作对象进行排布的步骤。
所述排布包括以触控点组成的形状排列和/或依序排列。
所述触控点组成的形状是多点触控操作时各触控点在触控设备上自然、常见的分布形状;所述依序排列包括按照自左向右的物理位置关系进行排序,或按照自上而下的物理位置关系进行排序,或按照操作对象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或按照操作对象的特点编号进行排序。
还包括在特定的触控操作后更新关联关系的步骤。
所述特定的触控操作包括界面或应用程序切换操作,或对应用程序中的按钮或控件的使用操作。
所述关联关系包括触控点与对象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绑定操作关系,或一对多的绑定操作关系。
所述触控操作方法用于触控显示一体设备或触控显示分体设备。
所述触控操作方法还包括屏蔽操作,用于将未建立关联关系的触控屏蔽而不触发任何操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触控操作的实现方法无需考虑触控点的物理位置,从而无需看触控屏/触控板设备,可以在任何位置“盲操作”,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并能避免误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触控点组成的形状是多点触控操作时用户用于触控操作的手指在触控屏或触控板上自然、常见的分布形状,这样可以形成手指与操作对象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用户操作时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在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均可达到最佳。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依序排列包括按照自左向右的物理位置关系进行排序,或按照自上而下的物理位置关系进行排序,或按照操作对象使用频率的高低进行排序,这样用户只需记忆手指的排序编号即可对应操作相应的应用程序,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盲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对象排布方式及四个触控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对象排布方式及四个指尖(分别是左、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触控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对象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5是再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对象排布方式及指尖触控点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再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对象以无序编号方式排布及指尖触控点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和结合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苑健,未经彭苑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钒氮合金的成型工艺
- 下一篇:自立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