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取代苯基喹啉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8246.7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陶鹏;王华;赵强;景姝;汪静霞;陈柳青;黄维;许并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苯基 喹啉 ii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苯基喹啉铂(II)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背景
自从1987年C. W. Tang首次发现八羟基喹啉铝(Alq3)的电致发光以来,有机化合物的光致和电致发光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有机发光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传感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根据量子理论,常见的有机发光分为荧光发光和磷光发光。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纯有机分子和轻金属配合物,由于其三线态的长寿命和自旋禁阻,从而表现出非辐射跃迁,所以只能利用其单线态,极大地降低了此类材料的发光量子效率。而过渡金属由于重原子的重原子效应,导致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使得单线态到三线态的系间窜越明显增强,从而磷光材料的发光量子效率明显提高,即利用过渡金属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的能量形式,大幅度提高发光效率,理论上可使发光量子效率达100%。
目前用作发光材料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主要有铱(III)、铂(II)、锇(II)、铼(I)、铜(I)等重金属配合物,其中由于铂(II)为四配位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中性分子,从而铂(II)得到广泛的应用。
铂(II)配合物的发光颜色强烈地依赖于配体的结构,所以可以选择适当的配体,并通过对其引入不同电负性和体积的原子或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以调节铂(II)配合物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从而实现从黄光到橙红光铂(II)配合物的磷光发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取代苯基喹啉铂(II)配合物,以及该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作为磷光发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多取代苯基喹啉铂(II)配合物为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配合物:
其中,R1、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卤素、C1-4烷基、C1-4烷氧基、C1-4氟代烷基、C1-4氟代烷氧基、腈基、苯基、氨基、二苯胺基、二甲胺基、二乙胺基、哌啶-1-基。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取代苯基喹啉铂(II)配合物通式(I)中各取代基可以分别表示为:
R1、R2代表氢,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卤素、C1-4烷基、C1-4烷氧基、C1-4氟代烷基、C1-4氟代烷氧基、腈基、苯基、氨基、二苯胺基、二甲胺基、二乙胺基、哌啶-1-基;
或者, R1代表氢、卤素、腈基,R2、R3代表氢,R4、R5、R6、R7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卤素、C1-4烷基、C1-4烷氧基、C1-4氟代烷基、C1-4氟代烷氧基、腈基、苯基、氨基、二苯胺基、二甲胺基、二乙胺基、哌啶-1-基;
或者,R1代表氢,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卤素、C1-4烷基、C1-4烷氧基、C1-4氟代烷基、C1-4氟代烷氧基、腈基、苯基、氨基、二苯胺基、二甲胺基、二乙胺基、哌啶-1-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