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1411.6 申请日: 2013-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32332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景阳富 申请(专利权)人: 景阳富
主分类号: C23G5/032 分类号: C23G5/0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30024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常温 脱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一种常温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开始了刀耕火种的文明时代,工具的使用、对金属的依赖就从未停止过。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钢铁的产量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钢铁产量的不断倍增与大量钢铁被腐蚀的现状时刻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生产商与广大使用者。正因如此,众多大专院校、广大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投入了钢铁防腐蚀的战役中,脱脂、酸洗、磷化、涂装、电镀等防腐蚀工艺及技术不断涌现。

人类的生存一天也无法避免同油脂打交道。我们的菜桌上需要动物油、植物油,交通工具需要燃料(柴油、汽油、煤油),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需要润滑油、润滑脂、刹车油,大量的钢板出厂前需要涂防锈油,机械加工需要切削油、机油、冷却油,变压器中需要冷却、绝缘的变压器油……

自从有了近代工业,钢材的大量需求决定了防锈油的普遍推广,冷轧板材、冷拉圆钢等产品的大量出现推动了防锈油的大量使用。没有一个用户希望购到锈迹斑斑的钢板,当钢板、圆钢加工成成品后如果表面依旧油污横流或锈迹斑斑,这样的成品是不能成为商品出售的。于是钢铁的表面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工业中广泛对金属制品进行表面处理,通过除油、除锈、磷化、涂装或电镀、电泳等手段达到经久耐用且光彩夺目的外观状态。

在钢铁的表面处理中,脱脂(除油)是第一道环节。尽管除油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焚烧、抛丸、清擦、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方法将金属表面油污除去,在人们的经验中,为了降低成本且快速除油,广泛使用水溶性的碱液除油。

只要常从事表面处理的职工,普遍明白可以用火碱、纯碱等通过复配利用皂化原理除去动物油和部分可皂化的油脂,可以用偏硅酸钠、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等的复配通过乳化的办法除掉许多非皂化及皂化油污,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除去大量油脂,可以通过有机溶剂除去(溶解掉)一些难除去的油酯、蜡等固态油酯。但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一种除油方法及原料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脱脂处理是钢铁材料涂装前或拉拔处理前必不可少的处理工艺,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但由于人们认识的限制,与国外的同行业水平相距甚远。近年来为了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中小型企业的生产需要,众多厂家相继推出了常温脱脂剂。目前市场上各种常温脱脂剂多如牛毛,但普遍存在富磷配方对环境的影响,脱脂温度偏高、脱脂时间较长、脱脂干净度较差等缺陷。

现有的脱脂剂主要成分为磷酸盐、火碱、纯碱等的复合物,在夏季还可以满足中小型企业的使用要求,一旦进入秋季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黄河流域的中小型企业就很难正常使用,山海关外、甘肃、新疆等寒冷地区则生产更加困难,冬季不加温到20--30℃将很难继续使用。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一种除油方法及原料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众多中小型企业加温条件普遍困难,不具备大企业的蒸汽加热管道,生产批量及整体规划也普遍较差,这一切都决定了众多中小企业要么维持生产,只能使用简易锅炉,排放废气污染环境,要么冬季停产!为了解决冬季仍可继续生产又节能减排的愿望,发明人经过多年探索终于成功推出适应能力极强的低温使用脱脂剂,填补该领域空白。多年的理论经验积累与现场经验的总结,对现有常温脱脂剂不断探素与改进,博采众长,结合众多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多次改进成功推出了本常温脱脂剂,在众多用户中使用证明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季也可以实现常温脱脂,脱脂时间短、净洗程度高、不含有机磷的一种常温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常温脱脂剂,其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磷酸三钠7~9份、三聚磷酸钠1.5~2份、偏硅酸钠70~110份、碳酸钠35~40份、柠檬酸钠2~4份、木质素磺酸钠4~8份、元明粉20~42份、片碱20~30份、水30~32份、聚醚26~3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0~15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5份。

一种常温脱脂剂的制备方法,先将磷酸三钠、三聚磷酸钠、偏硅酸钠、碳酸钠、柠檬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元明粉准确称重,依次放入反应釜内并搅拌至分布均匀,然后将片碱、水、聚醚加入另一容器中,充分搅拌,降温到常温,再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最后将降温到常温的片碱、水、聚醚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分布均匀,最初的6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搅动一次,6小时后每隔1小时搅动一次,48小时后经检验合格即可分装。

所述的搅动一次为连续搅拌1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阳富,未经景阳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1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