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6791.8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盛 |
主分类号: | C04B35/447 | 分类号: | C04B35/447;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生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陶瓷以其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日用陶瓷,已成为消费者必需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日用陶瓷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美观、实用、还要耐用,尤其是质量安全指标,更是大家所关心的。
近年来,部分陶瓷企业在日用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为得到客户的青睐,在普通陶土中添加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氧化镍等有毒的化工原料,甚至使用铝、铬、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高、性能不稳定廉价装饰材料来生产加工,从而导致日用陶瓷在使用过程中“铁、锰、镍、铅、镉”等重金属的溶出量高,这些有毒物质渗入食物中,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旨在研制出一种“健康陶瓷”,从可再生资源珍珠贝壳中提取原料,环保,不浪费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餐具盛放含有酸碱成分的食物,在一定热度下,使瓷品受到酸碱的作用溶解出对人体有益的珍珠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从可再生资源贝壳提取原材料,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环保。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制备方法制成的海生物陶瓷,环保健康,质轻,瓷质细腻通透,抗震性好且带韧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生物陶瓷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重量比:珍珠贝壳10-15%,牡蛎贝壳50-60%,蚌贝壳30-35%,将三种贝壳混合,在900—1300℃的高温下煅烧,成为氧化钙混合物;
(2)按照氧化钙混合物55-60%,磷酸40-45%的重量配比,加水充分反应;晒干水分,在1000—1300℃的高温下煅烧,制成磷酸钙混合物;
(3)加入高岭瓷土、石英和钾长石,按常规制作精品瓷泥的方法,经球磨和研制,制成陶瓷泥。
所述步骤(2)氧化钙和磷酸的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1.5—2。
所述步骤(3)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磷酸钙混合物40—48%,钾长石10—20%,石英10—18%,高岭瓷土30—40%加入钾长石、石英和高岭瓷土。
一种利用所述的海生物陶瓷泥的制备方法制备海生物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塑造需要的器型,制成石膏模具,通过滚压、压力注浆或空心静压注浆三种方法中任一方法将陶瓷泥制成生泥坯;
(2)把合格的生泥坯放在与其相配套的托板上,装窑,在天然气窑炉中1240—1280℃的温度下烧制,制成海生物陶瓷。
所述步骤(2)烧成时间为11—13小时。
按照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海生物陶瓷,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组成:SiO2 32~40%,Al2O3 13~18%,Fe2O3 0~0.5%,CaO 18~27%,MgO 0~1.8%,K2O 1.3~3.5%,Na2O 0.1~2%,P2O5 14~22%。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从可再生资源贝壳提取原材料,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环保;
2. 成品能释放对人体有益的珍珠成分,环保健康;
3. 质轻,瓷质细腻通透,抗震性好且带韧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海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重量比:珍珠贝壳10%,牡蛎贝壳60%,蚌贝壳30%,将三种贝壳混合,在1200℃的高温下煅烧,成为氧化钙混合物;
(2)按照氧化钙混合物55%,磷酸45%的重量配比,氧化钙和磷酸的混合物:水=1:1.5的重量比,加入磷酸和水充分反应;晒干水分,在1100℃高温下煅烧,制成磷酸钙混合物;
(3)按照磷酸钙混合物40%,钾长石15%,石英15%,高岭瓷土30%的重量比加入钾长石、石英和高岭瓷土,按常规制作精品瓷泥的方法,经球磨和研制,制成陶瓷泥;
(4)塑造需要的器型,制成石膏模具,通过滚压、压力注浆或空心静压注浆三种方法中任一方法将陶瓷泥制成生泥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盛,未经李忠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6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