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拯救空间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3942.4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琼刚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533 海南省万宁市兴***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拯救 空间 救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中救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域救援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拯救空间救生器。
背景技术
在世界上无数的灾难事件中,有关水域遇难的事件占很大的比例。通常情况下,死于水域灾难的主要原因为溺水死亡,而溺水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采用能够及时、有效及安全地使得遇险人员浮在水面上的方式。
目前,为此研究设计的救生器样式繁多,主要包括救生舟和救生筏两种。其中救生舟作为常用的水上救生载人船,因为其动力多在船尾位置处,所以在水上遇到恶劣天气甚至是极端天气时,如果是在大风浪中顶风迎浪前行,则救生舟的船头位置处将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而此时船尾的动力还仍然向前顶进,从而导致救生舟的船头位置处收到前后两个方向的双重冲击力,使得救生舟很容易被掀翻,导致严重事故,可见,虽然救生舟的造价较低,但是其安全性能较差且携带方便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恶劣天气甚至是极端天气的水上救援和自救工作的需要。而救生筏作为一种适用于弃船后人员的救生装置,主要用于江海船舶出现危险时工作人员的救援和自救,其安全性能虽然比救生舟好些,但是因为传统的救生筏多采用橡胶布通过胶水粘接成型,所以导致重量大、不便于携带、制作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还因为橡胶中多含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是对人体有毒害的添加剂,所以更加导致备用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置身环境恶劣。因此,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救生器所主要包括的救生舟和救生筏均难以满足实际使用中对救生器成本较低和安全性能较高的普遍需求;此外,当遇到极端天气时,现有的救生舟和救生筏的使用方式和安全性能都难以满足实际遇险时的救生需求。
申请号为200720035774.3,授权公告号为CN201023640Y,名称为“一种水上抗风浪救生器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器具,包括设有轮式桨的载人舱。这种救生器具在水上遇险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援作用,但是因为其需要设置轮式桨作为主要浮力源,所以增加了救生器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救生器自身的重量,从而导致影响救生器的便携性能和安全性能;此外,又因为该救生器具采用封闭式载人舱,所以在风浪较大甚至整体救生器在水浪中被倾覆时,将会导致封闭式载人舱里的遇险人员难以逃脱出来,从而更加增大了遇险人员的生命危险程度,严重影响了整个救生器具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且其承载能力和救生空间极为受限,救援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恶劣天气甚至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水上遇险救援需求。
申请号为200820066519.X,授权公告号为CN201193096Y,名称为“便携式水中救生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中救生器,其包括表面设有显示终端的环形带,显示终端两侧设有充气装置和气囊仓,气囊仓上设有气囊。这种水中救生器结构小巧轻便,适用于游泳池等场合使用,尤其适用于游泳初学者在学习游泳过程中的自我施救,但是因为这种救生器结构单薄且稳定性较差,所以不能适用于户外海河遇险或水难遇险的救援和自救,更无法满足极端天气情况下户外海河遇险或水难遇险救援和自救中对救生器具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申请号为201220382738.5,授权公告号为CN202728516U,名称为“自动、手动两用气胀救生筏”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胀救生筏,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浮胎和下浮胎,下浮胎底部设有平衡水袋,其上浮胎和下浮胎又分别独立且均设有充气装置,此充气装置均包括进水管、钢瓶,以及与进水管和钢瓶封闭连接的激发组件。这种救生器虽然能够通过自动或者手动激发组件,实现自动或者手动充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水上救援或自救的作用,但是因为其采用钢瓶封闭及需要另行设置激发组件,所以导致整个救生器的结构复杂、重量增加且操作繁琐,并且同时增加了救生器的生产成本和使用造价,且降低了其生产效率;此外,这种救生器的使用效率、安全性能和工作寿命将极大程度的受到激发组件灵敏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假设激发组件临时出现故障失灵,则将会使得整个救生器装置失效,从而导致严重危害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这种救生器的承载能力和救生空间,以及救生效率也非常有限。
总体来说,现有的一些水上救生器,主要是一些救生舟或救生筏,其多存在难于同时保证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尤其无法适用于恶劣天气甚至是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水上救援和自救工作,同时,还多存在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使用繁琐、承载能力和救生空间有限,以及救生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琼刚,未经刘琼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细二氧化硅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高产维生素K2的乳酸乳球菌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