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拯救空间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3942.4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琼刚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533 海南省万宁市兴***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拯救 空间 救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拯救空间救生器,包括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存置在组合体内,所述组合体可以通过手动打开或在水中自动打开,以展开主体(5)并释放拯救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通过连接扣相连接组合,所述连接扣与压力气瓶的开启扣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气瓶设置为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相组合的双重压力气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上设置有辅助浮体,所述辅助浮体设有进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浮体采用气浮体(8),且其与双重压力气瓶的低压部分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由两个以上的救生筏拼接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通向主体(5)内部拯救空间的舱门(3),所述舱门(3)设置为打开式或推拉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拯救空间救生器的组合体上设有密封窗(4),并且拯救空间救生器之间通过密封窗(4)之间的连接作为通道相互连接形成组合式拯救空间救生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手动打开组合体的连接扣,或将拯救空间救生器投入水中,使得静水压力释放器打开组合体的连接扣;同时,压力气瓶的开启扣被打开,压力气瓶开始向主体(5)充气,使得主体(5)被展开,且其拯救空间被释放;第二步,遇险人员登上拯救空间救生器的主体(5),并进入其拯救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拯救空间救生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救生筏拼接成拯救空间救生器的主体(5),并将主体(5)折叠成圆柱形体或棱柱形体存置于由两个相对的半球形类锣体(1)形成的组合体中,并将此拯救空间救生器以“1”字形整齐排列在船体两侧;第二步,手动打开组合体的连接扣,或将拯救空间救生器投入水中,使得静水压力释放器打开组合体的连接扣;同时,压力气瓶的开启扣被打开,压力气瓶开始向主体(5)充气,其中压力气瓶的高压部分在饱和气压0.6-0.7倍的压强的作用下,在1-2秒内完成充气,其中压力气瓶的低压部分在小于饱和气压0.6倍的压强的作用下,在20-30秒内完成充气,使得主体(5)被展开,且其拯救空间被释放;同时,压力气瓶的低压部分也对主体(5)上设置的辅助浮体的气浮体(8)进行充气,使得其气浮体(8)被展开,此时辅助浮体外侧设置的进水孔内灌入水,使得拯救空间救生器的重心降低,防止翻滚;第三步,遇险人员登上拯救空间救生器的主体(5),打开组合体上设置的可开启和关闭的通向主体(5)内部拯救空间的舱门(3),并进入其拯救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琼刚,未经刘琼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9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细二氧化硅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高产维生素K2的乳酸乳球菌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