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638.1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0 | 分类号: | H04M1/7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泄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删除个人信息的防泄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注重隐私保护,一方面是给资料及信息加密以防止被人看到,另外一方面也会在看到资料及信息后立即将其删掉以防止被人看到。但目前为了防止资料泄密,都需要用户一个一个去删除,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及系统,自动删除个人信息,有效防止用户信息泄密,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移动终端新事件,并获取新事件的类型;
步骤2.根据新事件的类型判断该事件类型是否打开防泄密开关模块,是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进入正常事件处理程序;
步骤3.提醒用户存在新事件,并等待用户对新事件进行处理;
步骤4.获取用户已处理新事件,反馈给事件处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将新事件内容删除。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预先对移动终端内的事件进行防泄密设置:
设置一防泄密开关模块,用于对事件按照类型设置开启或关闭防泄密功能;
设置一事件处理模块,用于对事件进行删除处理。
步骤1所述的事件类型为移动终端信息获取的类型。
步骤4所述的获取用户已处理新事件通过设置一记录器方式实现,该记录器实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有新事件及新事件是否处理。
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系统,包括:
新事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新事件,并获取新事件的类型;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新事件的类型判断该事件类型是否打开防泄密开关模块;
提醒模块,用于提醒用户存在新事件,并等待用户对新事件进行处理;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已处理新事件,反馈给事件处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将新事件内容删除。
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防泄密设置模块,用于:
设置一防泄密开关模块,用于对事件按照类型设置开启或关闭防泄密功能;
设置一事件处理模块,用于对事件进行删除处理。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记录器,用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有新事件及新事件是否处理。
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手机或掌上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户不需要手动去删除个人信息,自动将个人信息删除并实现防泄密功能,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泄密设置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及系统,可设置需要保护的事件项,并记录用户是否对受保护的事件项处理完毕,若记录到用户对事件处理完毕,则将事件相关的内容在用户处理完后全部即时且自动的彻底删除,以防止资料泄密。本发明方法全程自动化,不需要用户去手动删除或清空手机中的相关内容。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移动终端新事件(例如新短信),并获取新事件的类型;
步骤2.根据新事件的类型判断该事件类型(短信模块)是否打开防泄密开关模块,是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进入正常事件处理程序;
步骤3.提醒用户存在新事件,并等待用户对新事件(新短信)进行处理;
步骤4.获取用户已处理新事件,反馈给事件处理模块,事件处理模块将新事件内容删除。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预先对移动终端内的事件进行防泄密设置:
设置一防泄密开关模块,用于对事件按照类型设置开启或关闭防泄密功能;
设置一事件处理模块,用于对事件进行删除处理。
步骤1所述的事件类型为移动终端信息获取的类型。
步骤4所述的获取用户已处理新事件通过设置一记录器方式实现,该记录器实时检测移动终端是否有新事件及新事件是否处理。如果用户未处理,则等待用户处理后再进行处理。
一种移动终端防泄密的系统,包括:
新事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新事件,并获取新事件的类型;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新事件的类型判断该事件类型是否打开防泄密开关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