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9703.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侯欣如;彭世峰;杨振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赵碧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 目标 对象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包括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和相应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相机、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之类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在这些电子装备中,通常包括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的触摸感应单元以方便用户的操作。触摸感应单元可包括可由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电阻式触摸传感器之类传感器元件构成的触摸感应区域。用户可在触摸控制区域上进行诸如单击、双击、拖曳等动作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提高,电子设备可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不断增多。以上例如单击、双击之类的简单的触摸操作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操作需要。
另一方面,通过触摸感应单元进行输入并不适用于所有电子设备。例如,对于电视机之类的非便携式电子设备,用户通常需要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这导致用户在进行例如选择当前电子设备所显示的画面中的某个对象(例如人物图像)时需要进行的操作较为繁琐。又例如,对于头戴式电子设备,用户不能看到设置在头戴式电子设备上的触摸感应单元,因此难以进行复杂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和相应的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图像;检测电子设备的空间操作区域中是否出现了操作体,其中显示区域与空间操作区域相对应;当确定电子设备的空间操作区域中出现了操作体时,获得操作体的运动轨迹;确定运动轨迹是否形成了闭合曲线;当确定运动轨迹形成了闭合曲线时,获得闭合曲线围成的区域在第一图像中的映射区域;对第一图像中的对象进行识别;在所识别的对象中,确定位于映射区域中的目标对象;提取所获得的目标对象的边缘;以及以第一线条显示目标对象的边缘。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配置来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图像;操作体识别单元,配置来检测电子设备的空间操作区域中是否出现了操作体,其中显示区域与空间操作区域相对应;轨迹获取单元,配置来当确定电子设备的空间操作区域中出现了操作体时,获得操作体的运动轨迹;轨迹确定单元,配置来确定运动轨迹是否形成了闭合曲线;区域获取单元,配置来当确定运动轨迹形成了闭合曲线时,获得闭合曲线围成的区域在第一图像中的映射区域;对象识别单元,配置来对第一图像中的对象进行识别;对象确定单元,配置来在所识别的对象中,确定位于映射区域中的目标对象;以及边缘提取单元,配置来提取所获得的目标对象的边缘,其中显示单元还配置来以第一线条显示目标对象的边缘。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用户在选择电子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特别是电子设备所拍摄的实时图像,中的特定对象时,只需要粗略地在输入在所显示的图像中其感兴趣的对象所在的范围,而不需要精确地输入所显示的图像中其感兴趣的对象的轮廓,简化了用户的输入。此外,通过以第一线条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边缘,可清楚地向用户指示该用户所选择的第一图像中的对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在实时图像中确定目标对象的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显示目标对象的边缘的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为眼镜式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情形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单元的示例性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显示单元的一个示意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步骤和元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和元素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9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提醒门铃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割的医学图像非刚性配准算法性能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