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及其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3679.2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生;李越胜;吴思勉;林云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顺德分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液压 缓冲器 复位 性能 动态 测量方法 及其 测试仪 | ||
1.一种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的初始距离H0,设定上限时间T0;
第二步,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的距离H1n,并将测量的数据通过下位机控制模块传送到上位机控制模块;其中,n为自然数;
第三步,上位机控制模块根据测量的数据对电梯轿厢是否下行并与电梯缓冲器接触的情况进行判断:(1)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的距离H1n=H0,则返回第二步;(2)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的距离H1n<H0,则电梯轿厢下行并与电梯缓冲器接触,进行第四步;其中,n为自然数;
第四步,测量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同时继续对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进行测量;
第五步,上位机控制模块接收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数据,描绘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变化曲线;上位机控制模块接收测量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的数据并对电梯轿厢是否上行提起进行判断:(1)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Ln+1≤Ln,则进行第四步;(2)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Ln+1>Ln,则开始计时,并将计时起点设定为电梯缓冲器复位时间的起始点;其中,n为自然数;
第六步,上位机控制模块根据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数据对电梯缓冲器是否完成复位进行判断:(1)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H2n=H0,则电梯缓冲器已完成复位,则停止计时,并将计时终点设定为电梯缓冲器复位时间的结束点,并进行第七步;(2)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H2n<H0,则电梯缓冲器还未完成复位,则并对计时时间Tn是否超时进行判断:(Ⅰ)计时时间Tn<T0,则计时时间没超时,继续计时,并继续进行第六步;(Ⅱ)计时时间Tn≥T0,则计时时间超时,则停止计时,报告超时错误并进入第七步;其中,n为自然数;
第七步,上位机控制模块处理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和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的数据,描绘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变化曲线和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的变化曲线,并得出缓冲器的复位时间,分析缓冲器复位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控制模块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信号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步和第七步中,所述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变化曲线是指电梯缓冲器被电梯轿厢压缩和电梯缓冲器复位过程中,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实时二次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七步中,所述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的变化曲线是指电梯轿厢下行和上行过程中,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实时二次曲线。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测量方法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水平方向固定在电梯缓冲器的挡板;
设置在所述挡板下方的测距模块一,以用于测量挡板与电梯底坑地面之间距离的变化;
用于测量电梯轿厢与电梯底坑之间距离变化的测距模块二;
用于实时保存数据、接收测距模块一和测距模块二的反馈信号并控制测距模块一和测距模块二的下位机控制模块;
用于实时接收下位机控制模块的反馈信息并控制下位机控制模块的上位机控制模块;
以及与上位机控制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
所述测距模块一和测距模块二分别与下位机控制模块相互信号连接;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控制模块相互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液压缓冲器复位性能动态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控制模块相互信号连接是指下位机控制模块与上位机控制模块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进行信号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顺德分院,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顺德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36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绝式化学生氧自救器装配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焊接机座防变形撑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