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片齿轮对齿工具及对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6739.2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良;陈小军;张一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发达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12 | 分类号: | B23F2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沈相权 |
地址: | 3112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片 齿轮 工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齿轮,特别涉及一种薄片齿轮对齿工具及对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减速器的齿轮普遍采用硬齿面技术,齿轮成型需要滚切加工够渗碳热处理,然后再磨削加工。磨削盘装薄片齿轮由于对齿困难,一般都是单个零件加工,由于齿宽与磨齿机有效行程相比相差太大,造成磨削效率不高。特别是遇到盘装薄片斜齿轮需要磨齿时,由于齿宽太窄,采用公法线千分尺无法测量,一般只能采用跨棒距检测齿轮齿厚是否磨削到位,不仅加工效率低下,而且测量困难,测量既费时、费力、测量精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可以同时校正多只盘装薄片齿轮的薄片齿轮对齿工具及对齿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薄片齿轮的对齿工具,包括固定支座和芯轴,所述的固定支座的左侧向下延伸形成固定抵接座,所述的固定支座上设有与之相滑动连接的移动支座,所述的固定抵接座中设有向内壁延伸的固定销轴,所述的移动支座中设有可移动的移动销轴,所述的芯轴上套有薄片齿轮,所述的薄片齿轮的卡槽中设有对齿销轴,所述的芯轴设在移动销轴与固定销轴间,所述的固定销轴与对齿销轴相抵接,所述的移动销轴与对齿销轴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支座中设有调节腔,所述的调节腔中设有与移动销轴相套接的调节弹簧,所述的调节弹簧通过垫圈相挡接,所述的垫圈通过轴用挡圈相定位,所述的移动支座中设有与轴用挡圈相抵接的调节螺钉,所述的调节螺钉向移动支座外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的薄片齿轮的上部通过并口垫圈相压接,所述的并口垫圈与芯轴通过锁紧螺母相锁紧,所述的移动销轴与固定销轴呈同一水平线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支座通过锁紧螺钉与固定支座相调节固定。
一种薄片齿轮的对齿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先将多个薄片齿轮套在芯轴上,将移动支座调节到合适位置,锁定锁紧螺钉,再将直径适中的对齿销轴嵌入对称或接近对称的两卡槽中,将固定销轴和移动销轴的中心与对齿销轴接触,固定销轴和移动销轴通过调节螺钉压紧,然后装入并口垫圈,通过锁紧螺母压紧薄片齿轮。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片齿轮对齿工具及对齿方法,具有结构紧凑,对齿方便,对中精度高,检测齿轮齿厚是否磨削到位,检测方法快捷、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薄片齿轮的对齿工具,包括固定支座1和芯轴2,所述的固定支座1的左侧向下延伸形成固定抵接座3,所述的固定支座1上设有与之相滑动连接的移动支座4,所述的固定抵接座3中设有向内壁延伸的固定销轴5,所述的移动支座4中设有可移动的移动销轴6,所述的芯轴2上套有薄片齿轮7,所述的薄片齿轮7的卡槽8中设有对齿销轴9,所述的芯轴2设在移动销轴6与固定销轴5间,所述的固定销轴5与对齿销轴9相抵接,所述的移动销轴6与对齿销轴9相抵接。所述的移动支座4中设有调节腔10,所述的调节腔10中设有与移动销轴6相套接的调节弹簧11,所述的调节弹簧11通过垫圈12相挡接,所述的垫圈12通过轴用挡圈13相定位,所述的移动支座4中设有与轴用挡圈13相抵接的调节螺钉14,所述的调节螺钉14向移动支座4外延伸。所述的薄片齿轮7的上部通过并口垫圈15相压接,所述的并口垫圈15与芯轴2通过锁紧螺母16相锁紧,所述的移动销轴6与固定销轴5呈同一水平线对称分布。所述的移动支座4通过锁紧螺钉17与固定支座1相调节固定。
一种薄片齿轮的对齿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先将多个薄片齿轮7套在芯轴2上,将移动支座4调节到合适位置,锁定锁紧螺钉17,再将直径适中的对齿销轴9嵌入对称或接近对称的两卡槽8中,将固定销轴5和移动销轴6的中心与对齿销轴9接触,固定销轴5和移动销轴6通过调节螺钉14压紧,然后装入并口垫圈15,通过锁紧螺母16压紧薄片齿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发达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发达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6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γ-聚谷氨酸的谷氨酰转肽酶及其编码基因
- 下一篇:旋耕机链传动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