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新鲜红辣椒直接生产无辣味红色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0263.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荣;李霞;刘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鲜 红辣椒 直接 生产 辣味 红色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新鲜红辣椒直接生产无辣味红色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红色素具有色价高、着色力强、天然无毒、营养强化等功能,应用于食品着色历史悠久。长期以来,辣椒红色素的生产均采用新鲜红辣椒经自然晒干或生产线干燥后形成干红辣椒,再以干红辣椒为原料,以6号溶剂油(6号溶剂油是一种工业溶剂油——即植物油抽提溶剂,其主要成分为己烷及同系物、往往还含有少量苯等毒性物质及不挥发性杂质(国家标准GB-16629-2008)。苯被认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第一类溶剂),属于应避免使用的溶剂;而己烷则是药品限制使用的第二类溶剂(李眉等,中国药师,1998,1(3):119-120))为溶剂提取,经脱辣、精制等工艺而得。中国专利CN1083831A(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新方法)、CN1083083A(自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的新工艺)、CN1613961A(以6号溶剂油提取天然辣椒红色素的工业生产方法)、CN1740236A(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精的生产工艺与方法)、CN102031011A(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产率的方法)等均是以干红辣椒为原料、6号溶剂油为提取溶剂、经脱辣等工艺生产辣椒红色素。此类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需先将新鲜辣椒经自然晒干或专用生产线干燥,干燥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使生产工艺复杂;(2)干燥过程易出现褐变反应,引起红色素被破坏(Lee D.S. and Kim H.K., Korean J. Food Sci. Technol, 1989, 21:425-429; Rhim J.W. and Hong S.I., Food Sci. Biotechnol, 2011, 20(1): 215-222),降低红色素得率;(3)干燥后由于细胞紧缩,导致红色素提取困难,以致提取红色素后的辣椒渣一般仍为棕红色,红色素提取率降低;(4)此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中存在6号溶剂油残留问题,这严重制约产品出口,对人体也造成不利影响。由于6号溶剂油与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相似,完全脱除6号溶剂油(主要成分为己烷及同系物、还可能还有苯等毒性物质)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彻底解决6号溶剂油残留问题,最近一些专利技术改用其它有机溶剂以替代6号溶剂油。如中国专利CN101531826A介绍了以4号溶剂油(4号溶剂油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生产辣椒红色素的方法,但该方法为亚临界萃取,存在生产设备要求高、不能直接使用目前生产辣椒红色素的设备。而CN101870825A(一种将辣椒粉制粒后再萃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方法)则采用二甲醚为溶剂,此法存在与4号溶剂油萃取红色素的同样问题。中国专利CN101225052A介绍了以醇分步获取辣椒碱及辣椒红色素的方法,但仍然以干红辣椒为原料,存在辣椒干燥所需能耗与干燥过程中辣椒碱与红色素损失、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新鲜红辣椒直接生产无辣味红色素的方法,其能运用现有生产线,且能得到无辣味、无6号溶剂残留、收率高、色泽鲜艳、色价高的高品质天然辣椒红色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新鲜红辣椒直接生产无辣味红色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脱辣:首先采用体积浓度为10%-6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于40℃-95℃温浸新鲜红辣椒1h-2h,过滤,得到第一次脱辣滤液和第一次脱辣滤渣;然后将第一次脱辣滤渣再次采用体积浓度为10%-6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于40℃-95℃温浸1h-2h,过滤,得到第二次脱辣滤液和第二次脱辣滤渣;接着将第二次脱辣滤渣采用体积浓度为10%-6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淋洗一次,洗液与第一、二次脱辣滤液合并后形成总脱辣滤液,经淋洗后的脱辣滤渣形成总脱辣滤渣;
B、粗提:采用体积浓度为80%-10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于40℃-95℃温浸总脱辣滤渣1h-2h,过滤,得到第一次粗提滤液和第一次粗提滤渣,第一次粗提滤渣再次采用体积浓度为80%-10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于40℃-95℃温浸1h-2h,过滤,得到第二次粗提滤液和第二次粗提滤渣,回收第一、二次粗提滤液中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后得到红色素粗产品;
C、精制:采用体积浓度为90%-100%的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萃取红色素粗产品中的红色素,回收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或乙酸乙酯后即得精产品。
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该短碳链脂肪醇为甲醇、乙醇或丙醇。
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为,将步骤A中得到的总脱辣滤液回收短碳链脂肪醇或丙酮后得到辣椒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蒸发器
- 下一篇:多机双级压缩低温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