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形后处理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833.5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星;刘守顺;邢喜春;戈非;朱光贞;谢鹏;寇珂瑛;王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0 | 分类号: | F01N3/0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处理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后处理器总成,是一种可实现同时降低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气噪声的装置,尤其适用于排气系统在整车上的空间布置较为困难的情况。
背景技术
国Ⅳ、国Ⅴ的排放法规中排气污染物的限值与国Ⅲ排放法规相比,柴油机排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和氮氧化合物)的限值降低很多。在发动机机内很难同时降低上述两种排气污染物达到国Ⅳ、国Ⅴ排放法规的要求,为满足国Ⅳ、国Ⅴ的排放法规,只能在发动机机内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颗粒和氮氧化合物中一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再采用排气后处理装置来降低另外一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发动机的两种排气污染物都满足国Ⅳ、国Ⅴ的排放法规要求。
国Ⅳ、国Ⅴ的排气后处理装置主要有四类:选择催化还原后处理器(SCR)、带催化剂涂层的通透式颗粒捕集后处理器(POC)、柴油氧化催化后处理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后处理器(DPF)。
满足国Ⅳ、国Ⅴ的排放法规的后处理器总成的结构设计,需适应以上四种后处理路线的载体布置,并考虑整车布置空间及降噪要求,同时要降低制造工艺难度及总成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后处理器总成,其将传统的消声器与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降低排放及发动机噪声,其零件通用性好,加工制造工艺简单,整车布置方便,总成可靠性好,具备转化效率高、降噪能力强、背压小的特点,并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的:一种方形后处理器总成,由一个混合单元总成、后处理单元总成以及降噪单元总成组成,混合单元总成由进气管、外壳、右隔板、吸声板组成,将载体封装在不锈钢外壳内形成后处理单元总成,由左隔板、后处理单元总成、右隔板、外壳、吸声板、排气管形成降噪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后处理单元总成、左隔板、右隔板、进气管、排气管焊接形成隔板总成,隔板总成固定压在外壳上;吸声板连接在外壳的两侧;两侧端盖与内部隔板总成通过进、排气管相连,在后处理封装总成上对称布置左隔板和右隔板,进气管和排气管焊接在后处理封装总成两端形成隔板总成,吸声板从外壳的两侧沿进气管和排气管插入焊接,在两侧吸声板上加装吸声材料后,再将端盖从外壳两侧沿进气管和排气管插入并焊接,进气管的管口用法兰连接,进气管的管口处布置有口座-温度传感器,后处理单元总成的后部布置有口座-氮氧传感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结构对称,两侧端盖、吸声板相同,两个隔板也可采用一套冲压模具,进排气管的卷制模具也可以通用,零件种类少,加工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两侧端盖与内部隔板总成通过进、排气管相连,大大增加了总成的强度,同时也降低端盖开裂的风险,提高了总成的可靠性。可以适用于四种不同的后处理路线,零件通用性好,加工制造工艺简单,整车布置方便,总成可靠性好,具备转化效率高、降噪能力强、背压小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箱式后处理器的外形图。
图2是箱式后处理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箱式后处理器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隔板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催化还原后处理器为例, 如图1所示,可实现降低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及排气噪声的装置,外形为箱式结构,进气口连接方式为法兰,并布置有口座-温度传感器,后处理单元后布置有口座-氮氧传感器。
如图2、3、4所示,一种方形后处理器总成,由一个混合单元总成、后处理单元总成以及降噪单元总成组成,由进气管3、外壳12、隔板8、吸声板5形成混合单元总成,将载体封装在不锈钢外壳内形成后处理单元总成,由左隔板6、后处理单元总成7、右隔板8、外壳12、吸声板5、排气管9形成降噪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后处理封装总成7、左隔板6、右隔板8、进气管3、排气管9焊接形成隔板总成,隔板总成固定压在外壳12上;吸声板5连接在外壳的两侧。
每个单元实现不同的功能,混合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也可同时起到降噪的功能。
先将后处理单元总成7、左隔板6、右隔板8、进气管3、排气管9如图4焊接形成隔板总成,并将隔板总成压入外壳12的指定位置后焊接、固定在外壳12上;再将吸声板5从外壳的两侧沿进、排气管插入至指定位置后焊接,加装吸声材料后,再将端盖4从外壳两侧沿进、排气管插入至指定位置后焊接,最后焊接相应的法兰1、口座-温度传感器2、口座-氮氧传感器11、排气尾管10,形成方形后处理器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