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软弱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735.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军;孟庆彬;宗义江;李云;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软弱 顶板 锚固 组合 结构 支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巷道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锚杆,所述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等长(2000mm-2500mm)、等间距(600mm-800mm)、垂直岩面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梁结构,另一部分锚杆在巷道顶板以不等长(3000mm-5000mm)、等间距(600mm-800mm)、变倾角(15°-45°)方式布置,形成锚固组合拱结构,且巷道顶板开挖形成的冒落拱结构、组合梁结构与组合拱结构相互耦合,即形成三者在强度、刚度和结构上的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为高强螺纹钢锚杆。
3.一种巷道顶板锚固梁-拱组合结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开挖巷道后,在未支护时,拱顶形成冒落拱结构;
在巷道表面铺设金属网及钢筋梯梁;
以等长、等间距、垂直岩面方式在巷道安装锚杆,形成锚固组合梁结构;
以不等长、等间距、变倾角方式在巷道安装锚杆,形成锚固组合拱结构;
优化锚固参数实现冒落拱结构、组合梁结构与组合拱结构的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7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