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在简单节杆菌中复制并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的质粒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877.1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路福平;田耀;张会图;刘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N15/66;C12N1/21;C12R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单 杆菌 复制 表达 甾体类 化合物 脱氢酶 基因 质粒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一种能在简单节杆菌中复制并高效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KsdD)的质粒。
技术背景
甾体类药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醋酸可的松位C1,2位上导入双键后成醋酸泼尼松,抗炎作用能够提高3-4倍,并且减少由钠滞留而带来的副作用。目前,甾体药物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合成和微生物转化两种,化学方法进行C1,2位脱氢一般采用二氧化硒法,该方法常使产品中带有少量难以除尽对人体有害的硒,然而微生物转化法具有成本低、对环境温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的C1,2位脱氢反应是工业生产醋酸泼尼松及其同系物最有价值的一种反应,也是采用发酵法工业生产甾类药物的典型代表。目前甾体微生物转化主要研究的领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水不溶性底物的溶解度,细胞和酶的固定化以利于酶的重复利用,发展经济有效的产物连续回收方式等用来提高产量。但是,寻找、筛选更优良菌种来提高转化率才是更加长期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在这步反应中仍在使用原始菌株,很少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尚无基因工程菌研发成功。这也限制了国内甾体药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甾体代谢机制研究的深入,基因工程在甾体药物生产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所用的简单节杆菌是一种模式C1,2位脱氢微生物,由于其发酵工业背景清楚,操作技术成熟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醋酸可的松C1,2位脱氢等领域。Choi等(1995,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779(5),4152-4156)描述了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菌株中C1,2位脱氢基因(KsdD)的基因序列、成功的将此基因异源表达于链霉菌并研究了此酶的性质,但并未对简单节杆菌本身进行分子改造。简单节杆菌本身的遗传背景不清楚,没有相关的能在简单节杆菌中复制表达的质粒被报道。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备时环境温和、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能在简单节杆菌里复制并且高效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的质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中复制并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的质粒的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⑴以简单节杆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所需要的引物如下:
P3:5′- CCGGAATTC ATGGACTGGGCAGAGGAGTA-3′ EcoRI;
P4:5′- CCCAAGCT TCATCGCGCGTCCTCGG-3′ HindIII;
反应体系为50μL,配比如下:
PCR程序如下:
95℃预变性 5min;94℃ 变性45s;63℃ 退火45s;72℃ 延伸1min30s;30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4℃保存;
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切胶回收得到目的基因片段;
⑵构建游离表达载体pXJM19- ksdD
将目的基因通过EcoRI和HindIII双酶切连接在载体pXJM19多克隆位点上,得到重组载体pXJM19- ksdD,所用连接酶为T4 DNA连接酶,连接体系为20 μL,连接体系如下:目的基因:载体的摩尔浓度之比为3:1~9:1,加入0.2ul连接酶混匀后,在16 oC下,过夜反应;
经转化、验证构建成功后,即得能在简单节杆菌中复制并高效表达甾体类化合物A环1,2位脱氢酶基因的质粒。
如上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质粒在构建高效表达甾体化合物A环1,2位脱氢的简单节杆菌工程菌中的应用。
而且,所述的构建高效表达甾体化合物A环1,2位脱氢的简单节杆菌工程菌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割PVC管材的管材压紧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的酸洗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