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效回收银基合金压余废料效果的压余置换挤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441.0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秋;石建华;林文武;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2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效 回收 合金 废料 效果 置换 挤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回收银基合金压余废料效果的压余置换挤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继电器、接触器、负荷开关、中低压断路器以及家用电器、汽车电器等开关电器的主导电接触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接触材料是电流传输与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它是开关电器的核心组件和关键材料,负担接通、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任务,材料性能决定了电器开关的开断能力和接触可靠性。传统的电接触材料主导都是银基接触材料,通常由银与氧化镉、氧化锡、镍、铁、石墨等组成。银基电接触材料的制造工艺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熔炼内氧化法,主要工艺路线为中频熔炼→铸锭→合金拉丝→氧化→挤压→氧化拉丝等;二是粉末冶金法,主要工艺路线为混合→成型→烧制→挤压→拉丝,这两种工艺都必须经过挤压工序使材料加工成型,挤压工艺又决定了每次单次挤压都会有压余产生,而压余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必须作为废料处理,这也是的材料生产的成材率下降,产生银基合金废料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环境成本倍增。作为废料处理压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开源节流,控制成本成了企业的管理重点,对于昂贵金属而言,材料成本的控制则尤为关键,国内的贵金属银资源稀缺,同时因为银优良的电气性能,使得它在电气工业上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量,因此节约银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银接点材料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降低损耗,提高成材率和废料的回收利用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银的使用率,达到节银的目的,通过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精细化管理目前能将材料的损耗和成材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但是对银废料的处理却依旧是传统的思路和传统的工艺。
目前银触点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最多的工序当属挤压工序,目前回收挤压产生的银氧化物压余废料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化学还原法:将银废料溶解于硝酸中,通过沉淀,过滤得到AgNO3溶液;通过加入氯盐使AgCl沉淀,最后通过熔融电解得到纯银,该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工艺复杂,回收效率较低,且回收银的纯度不高,其中有大量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单一对银材料的回收会浪费其他的金属材料;另一种是高温还原法:该法是将银废料放入中频熔炼坩埚中,使废料高温熔融以后,向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木炭等还原剂,最后加入造渣剂进行除渣后得到银合金溶液,然后浇铸成铸锭,作为新的银合金原料使用,但是该法不能直接得到金属银,且需要相当高的温度和时间,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工艺温度控制和气氛控制相当复杂,并且还原效率低,且铸锭中容易形成渣孔等缺陷,这导致了回收成材率和损耗较高。同时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显然这两种传统的回收银基合金废料的方法都不能满足现在节能减耗,环境友好的工业发展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回收银基合金压余废料效果的压余置换挤压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具有高效回收银基合金压余废料效果的压余置换挤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热轧:
将银基合金压余废料置于均热炉中,在温度600~800℃下加热2~3h;取出银基合金压余废料置于轧机中轧成厚度约为1.5~3mm的带材;将该带材表面于磨刷机打磨干净;退火;即得银基合金压余带材;
2)破碎:
将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银基合金压余带材送入冲床中破碎为10mm×10mm~30mm×30mm;即得银基合金压余碎片;
3)冷压成型:
先将待挤压的坯料在压力10MPa初压成型为坯锭;然后取1压余重量的将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银基合金压余碎片,均匀铺在初压成型的坯锭上面,并在挤压坯锭尾端做标记;即得冷压成型坯锭;
4)挤压:
设定挤压行程,使其与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冷压成型坯锭首端至尾端标记处距离相等,将冷压成型坯锭首端送入挤压机,在15~25MPa的压力将冷压成型坯锭液压成型,将银基合金压余挤压到坯锭的尾部。
坯锭的尾部在挤压过程中不参与类似其前段的挤压,在挤压结束后,在标记以后的位置形成压余。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1)中均热炉温度为800℃,加热时间为2h;所述带材厚度为2.5mm;所述退火温度为750℃,退火时间为2h。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2)中冲床中破碎尺寸为20mm×20mm。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3)中1压余重量为2Kg。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4)中挤压机液压成型压力为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