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纯无捻纱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411.8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玉成 |
主分类号: | D03D15/06 | 分类号: | D03D15/06;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葛强;邬玥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纯无捻纱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薄纯无捻纱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使用100支以上的超细无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平行编织而成,每平方米克重为50g~60g,所述超细无捻纱的纺制是采用短纤纱与水溶性维纶纱或水溶长丝合并,反向缠绕退捻,织成织物后再溶去维纶纱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其中用于纺制无捻纱的棉要求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2%-16%,纯棉纱的细纱捻度要低于常规针织用纱捻度,捻系数在280-320范围内选择,且在不影响细纱断头的情况下所述捻系数越小越好,所述细纱捻度不匀率要控制在3%以内,棉纱条干要求低于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其中所述超细无捻纱的纺制过程中纯棉单纱与水溶维纶单纱的线密度选择范围为纯棉单纱比水溶维纶纱为1:0.7-1,所述反向缠绕退捻工艺中,倍捻机锭速在8000-10000r/min以内,气圈高度为340mm,储纱角保持在90°-540°之间。
4.一种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作过程分为纺制无捻纱、织造和后整理三个过程,其中:
(1)纺制无捻纱:采用短纤纱与水溶性维纶纱或水溶长丝合并,反向缠绕退捻,织成织物后再溶去维纶纱;
(2)织造:经过整经、浆纱和穿经工艺织造成无捻坯布,在此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经纬纱是棉与水溶维纶纱的合股线;
(3)后整理:经过退浆退维、烧毛、液氨整理、拉幅定型和预缩整理工艺后制成成品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用于纺制无捻纱的棉要求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2%-16%,纯棉纱的细纱捻度要低于常规针织用纱捻度,捻系数在280-320范围内选择,且在不影响细纱断头的情况下所述捻系数越小越好,所述细纱捻度不匀率要控制在3%以内,棉纱条干cv%要求低于1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无捻纱的纺制过程中纯棉单纱与水溶维纶单纱的线密度选择范围为纯棉单纱比水溶维纶纱为1:0.7-1,所述反向缠绕退捻工艺中,倍捻机锭速在8000-10000rpm以内,气圈高度为340mm,储纱角保持在90°-540°之间,超喂率选用18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织造工艺过程中经纬密度互相接近,所述整经工艺中单纱张力控制在其自身断裂强度的8%-13%,高速整经机速度控制在600-800m/min,织机速度要比传统织物低15~20%,根据经纱支数不同,剑杆织机应在300~450r/min,喷气织机应在500~700r/min,有梭织机应在160~200r/min。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超薄无捻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织造工艺过程中包含上浆工艺,所述上浆工艺采用低粘、低温、低速和湿区低张力工艺,其中所述低粘是采用低粘度浆液,在水流4.5秒时,根据纱线粗细程度,由粗到细浆液粘度在5~6.5秒范围内选择;所述低温是浆液温度比水溶性纤维纱的标定溶解温度低5℃-50℃,烘筒温度也要偏低掌握,预烘温度为80℃~100℃,主烘温度为80℃~120℃;所述低速是根据纱线粗细不同,浆纱车速在30~100m/min的范围内选择,回潮率控制在4.5%~8.5%范围内,在烘箱式浆纱机上浆纱时,浆纱速度控制在25~60m/min范围内;所述湿区低张力是纱线进入浆槽后到进入第一只烘筒之间的张力比同支有捻纱低5%~3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纯无捻纱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后整理工艺过程中,所述无捻纱坯布退维工作在高温高压溢流机或匹染机上进行,只用清水,不加任何助剂,所述烧毛工艺在退维后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玉成,未经马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止漏油的油标尺安装结构
- 下一篇:分度机构